中國高科技股崛起,全球投資者面臨抉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指出,中國股票的估值正在發生顯著變化。該報道所提及的“七巨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小米、中芯國際、比亞迪、京東和網易在內的中國主力高科技股,在2025年的總市值漲幅已經超越了美國股市的“七雄”(M7)。這一變化使得全球投資者面臨着一個重要的抉擇:是否要擁抱因深度求索(DeepSeek)崛起而突然呈現牛市態勢的中國股市。

《日本經濟新聞》引用了瑞士瑞銀集團策略師孟磊的觀點,孟磊表示,深度求索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突破讓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股票的價值。他預測,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股票的價值將持續上升。這一觀點得到了市場數據的支持。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至3月14日,法國興業銀行所定義的“七巨頭”股票總市值相比2024年年底增長了大約25%。與此同時,由於深度求索的崛起以及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國股市的“七雄”同期總市值卻下降了大約19%。這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中國高科技股在市場上的強勁表現。

《日本經濟新聞》還指出,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中國的最大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國有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同時,小米和比亞迪的總市值也接近了中石油的水平。這些數據表明,中國高科技股的市場地位正在迅速提升。

興業銀行亞洲股市戰略負責人兼多資產策略師弗蘭克·邦齊姆拉指出,中國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明確支持房市和股市、股票估值較低以及出現了業績恢復的跡象。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中國股市的上漲。

《日本經濟新聞》進一步報道,深度求索的成功不僅讓中國沉浸在興奮之中,也增強了中國實現技術革新的自信心。中國官方表示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並支持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應用。這一政策導向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併爲中國高科技股提供更多的市場機遇。

以中芯國際爲例,《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作爲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其總市值已經迅速逼近美國英特爾的水平。雖然英特爾業績不振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但美中代表性芯片企業市值逆轉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反映出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正在逐步增強。(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