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3月11日,花旗銀行發佈了一項重大股票評級調整,將美國股票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這一調整迅速被市場解讀爲全球資本配置趨勢變化的“分水嶺”信號,預示着投資者對於全球經濟格局的重新評估。
花旗在報告中直言,“美國例外論”的敘事已暫停,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勢頭將弱於全球其他地區。相比之下,中國科技產業的崛起、政策支持的持續力度以及當前較低的估值優勢,正吸引外資重新審視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
港股市場的優異表現帶來了估值的提升和活躍度的增強,投資者信心也隨之同步增長。2024年,港股全年日均成交額達到1318億港元,其中南向資金累計成交超過10萬億港元,同比增加近六成,淨買入金額達到8078.69億港元,同比增長154%。
隨着港股吸引力與日俱增,內地企業正與港股展開一場更爲熱烈的雙向奔赴。2024年,共有71只新股在港股上市,募資合計875億港元,其中近九成新股來自內地,尤其是廣東、北京、浙江、江蘇等經濟重鎮的企業赴港上市步伐加快,且“A+H”案例逐漸增多。當年,有3家A股公司順利登陸港股,目前還有十餘家A股公司謀劃赴港IPO。
港股作爲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內地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產業鏈競爭的前沿平臺。在港上市不僅可以解決短期融資需求、方便後續再融資,還有助於推進海外業務、開展境外併購,加快國際化佈局。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14日,港股共有2645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爲59萬億元。其中,中資股有1228家,總市值達45萬億元,數量佔比接近一半,市值佔比更是高達76%。港股市值前十的公司中,除匯豐控股外,其餘9家均爲中資股。
從業績方面來看,2023年全部港股公司實現營收50.96萬億元、歸母淨利潤4.1萬億元。其中,中資股實現營收42.77萬億元、歸母淨利潤3.47萬億元,佔比分別爲84%和84.6%。再看2024年中報數據,中資股實現營收21萬億元、歸母淨利潤2.1萬億元,佔全部港股公司對應指標的比例也均達到8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花旗報告中強調了中國科技行業的技術突破,尤其是DeepSeek大模型的重要作用。作爲物流行業首批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企業,順豐同城充分利用其低成本、高性能、高開放度的優勢,爲全場景業務和全生態鏈參與者提供智慧化賦能,實現了降本增效,進一步拓展了盈利空間。
順豐同城盈喜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預期淨利潤預期將同比增長不低於100%,全年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25%,2024年度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30%,收入增長大幅跑贏對手。
花旗在2月發佈的報告中還指出,順豐同城在關鍵客戶商家中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有望成爲2025年消費場景不斷演變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特別是在達達集團成功完成私有化後,順豐同城有機會成爲即時配送領域更重要的指標企業。(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