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明確表示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隨着市場對權益資產信心回升,掛鉤被動指數的理財產品數量顯著攀升,成爲理財資金入市的重要載體。業內人士指出,指數化產品憑藉透明性、分散性及低費率等優勢,正成爲理財公司佈局權益市場的“新抓手”。
據中國理財網數據統計,目前以“指數”爲關鍵詞的銀行理財產品中,處於待售、募集及存續階段的數量達92只,其中超四成產品尚未完成募集,發行機構涵蓋中銀理財、民生理財、招銀理財等頭部機構。普益標準分析指出,指數型理財產品以跟蹤特定指數標的成分爲主,涵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及多資產等類別,策略透明且風險分散。
從產品結構看,固收增強型與混合型佔據主流,部分產品明確掛鉤寬基指數。例如,多隻產品名稱中嵌入“A50”“A500”“A1000”等字樣,底層權益資產採用被動跟蹤策略。此外,行業及主題指數產品創新活躍,華夏理財推出掛鉤AI算力、風力發電指數的產品,渝農商理財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數”,中銀理財則佈局“中國優勢企業指數”,顯示理財公司正通過細分賽道挖掘結構性機會。
今年以來,多部門聯合發佈政策,鼓勵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在此背景下,指數化投資成爲理財公司發力權益市場的重要突破口。華夏理財董事長苑志宏指出,相較於主動權益類產品,指數型產品策略高度透明,投資者更易接受其“跟隨市場波動”的特性,有助於打破剛兌預期,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
新晉機構浙銀理財亦將指數化策略納入權益投資三大方向,計劃探索多資產指數業務以形成品牌特色。招銀理財首席產品官鄭福湘表示,銀行理財可發揮客羣優勢,開發適配居民配置需求的指數及複合類產品。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馬鯤鵬分析稱,指數產品具有管理費率低、分散性佳等特徵,理財公司可依託渠道及客羣基礎,在寬基、行業及主題指數領域構建差異化競爭力。隨着權益市場回暖,指數型理財產品有望成爲居民財富向資本市場遷移的“橋樑”,進一步激活中長期資金活力。
業內普遍認爲,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共振下,銀行理財權益投資“指數化”趨勢將加速深化,爲資本市場引入更多源頭活水。未來,兼具清晰策略與創新主題的指數產品,或成爲理財公司突圍權益賽道的關鍵。(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