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今日聯合發佈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在2025年2月的黃金儲備與外匯儲備均實現增長,這一趨勢彰顯了中國在資產配置上的審慎策略以及經濟基本面的強大韌性。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截至2025年2月末,中國黃金儲備達到7361萬盎司(約2289.53噸),較上月增加16萬盎司(約4.98噸),這是自2024年11月以來連續第四個月增持。在此期間,中國黃金儲備累計增加超過64萬盎司(約19.92噸),黃金在儲備資產中的比重持續上升。專家指出,此舉不僅符合全球央行多元化資產配置的趨勢,也爲中國應對複雜的國際金融環境、增強人民幣信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2272億美元,較上月上升182億美元,增幅達到0.57%。外匯管理局表示,當月美元指數受多重因素影響震盪下行,同時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波動與匯率折算效應共同作用,推動了外匯儲備規模的上升。儘管外部環境仍面臨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變,其完備的產業體系、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持續的改革動能,爲外匯儲備規模的總體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
業內專家分析認爲,黃金與外匯儲備的“雙增長”格局,既體現了中國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敏銳洞察與前瞻性應對,也反映了宏觀經濟政策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的精準平衡。黃金作爲傳統避險資產,其增持有助於優化儲備結構、降低對單一貨幣的過度依賴;而外匯儲備的穩健表現,則得益於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有序管理和對外貿易的強勁韌性。展望未來,隨着全球經濟復甦路徑的分化,中國“高安全邊際、充足政策工具”的特點將進一步顯現。
(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