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公司宣佈了一項旨在重塑市場格局的重大改革計劃——申請將股票市場交易時間延長至每週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然而,這一提議在市場中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分歧。
納斯達克總裁泰·科恩在官方網站發佈的一篇文章中透露,納斯達克已開始積極與監管機構、市場參與者及其他主要利益相關者溝通,以期實現交易時間的全面延長。科恩表示:“我們正緊鑼密鼓地等待監管機構的批准,並與關鍵行業基礎設施提供商保持同步,預計這一計劃將在2026年下半年得以實施。”
科恩進一步指出,全球投資者對於美國市場的興趣日益高漲,尤其是亞洲投資者,他們渴望能夠擁有更多時間進入美國市場進行交易。這一需求成爲了納斯達克推動交易時間延長的重要動力。然而,他也坦誠地承認,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着諸多挑戰,包括在非傳統交易時間段的流動性不足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並非首個提出延長交易時間計劃的美國主要交易所。去年10月,洲際交易所旗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已率先宣佈了類似計劃,允許客戶在凌晨1:30至晚上11:30在其電子Arca交易所進行22小時交易,並已於今年2月獲得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批准。紐約證券交易所首席產品官喬·赫利克預計,Arca將在2025年的某個時間點啓動這一22小時交易計劃。
自1985年以來,美國市場的正常交易時間一直固定爲東部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30至下午4:00。儘管多年來,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已提供了盤前和盤後交易時段,但此次納斯達克的改革計劃無疑將徹底打破這一傳統交易時間框架。
然而,對於這一改革計劃,市場參與者的意見並不統一。部分投資者和市場分析師認爲,延長交易時間將有助於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爲投資者提供更多交易機會。但也有人擔憂,這可能會給金融服務行業帶來額外挑戰,如風險管理、清算監控以及確保充足流動性等方面的難題。
納斯達克公司表示,將繼續與各方保持密切溝通,以期克服這些障礙,推動交易時間延長計劃的順利實施。未來,美國股票市場的交易格局或將因此發生深刻變革。(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