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波動引關注,私募機構積極應對三月市場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上週,全球市場風險偏好明顯下降,A股市場中的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熱門板塊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面對這一市場態勢,私募機構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3月市場,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據覈實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月,A股市場日均成交量顯著放大至1.7萬億元以上,顯示出市場交投活躍。同時,港股日均成交量也跳升至3000億港元,市場熱度不減。從行業表現來看,計算機和機械設備板塊漲幅均超過10%,在市場中表現搶眼。然而,經過前期快速上漲後,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熱門板塊出現了回調。

儘管市場出現波動,但多數私募機構心態總體仍然偏向積極。他們普遍認爲,科技成長方向仍是今年結構性行情的主線,並對後市保持樂觀判斷。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百億級私募倉位指數已連續3週上漲,整體倉位指數升至77.44%,顯示出私募機構對市場的信心。

明世夥伴基金總經理鄭曉秋表示,目前大部分倉位仍配置在科技板塊,主要集中在算力、雲服務、智能駕駛、衛星互聯網等方向。他認爲,這些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增長空間,是私募機構配置的重點。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短期內市場可能出現波動,但中長期來看,人工智能領域仍然具有巨大的投資潛力。不過,他也提醒投資者要關注AI商業變現的落地情況以及市場是否出現更加清晰的向好跡象。

此外,多傢俬募機構還表達了對中國資產重估的信心。致順投資首席投資官劉宏認爲,中國資產重估趨勢纔剛起勢,將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這一趨勢並非源於散點、隨機因素,而是國內科技、文化、經濟等多領域要素經長時間的深度交融、協同發力所引發的系統性變革成果。在資產重估的背景下,科技與非必選消費領域因其創新性更爲突出,極有可能率先迎來重估。

面對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私募機構積極調整策略以應對即將到來的3月市場。他們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產業發展趨勢,靈活調整倉位配置和投資策略。同時,他們也注重風險控制,確保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有效控制風險。(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