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人民銀行通過一系列公開市場操作,保持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充裕。2月25日,人民銀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3185億元逆回購操作,並同步開展了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以應對當日的資金到期情況。
據人民銀行網站消息,2月25日有4892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通過逆回購操作,人民銀行實現了1707億元的淨回籠。同時,爲保持中期流動性穩定,人民銀行開展了期限爲1年的MLF操作,中標利率爲2.00%,操作後MLF餘額達到409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LF到期量爲5000億元,而人民銀行僅續做了3000億元,相當於縮量2000億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儘管近期MLF持續縮量,但人民銀行已在1月通過1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提前釋放了大規模中期流動性,因此並未縮減中期流動性的整體投放。
近期,資金面呈現偏緊狀態,中金公司研究部固收研究負責人陳健恆指出,這主要受人民幣匯率承壓、政府債券發行加快以及季節性因素等多重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導致銀行體系資金融出體量減少,增大了資金市場的短期波動。
同業存單市場也反映了資金面的緊張情況。Wind數據顯示,2月24日,AAA評級的1年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升至1.99%,爲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華福證券分析師徐亮表示,緊張的資金面導致銀行負債端持續承壓,進而推動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和二級市場交易利率的上行。
機構人士普遍認爲,資金面偏緊只是階段性現象,年初宏觀政策在穩增長方向持續發力,貨幣政策基調已由“穩健”轉向“適度寬鬆”,並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因此,儘管近期人民銀行暫停了二級市場國債買入,但仍會通過較大規模開展買斷式逆回購、適量續做MLF等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以保持中期市場流動性處於充裕狀態。(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