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保險綜合報道】“2024年年底,中郵保險總資產突破6000億元,實現保費收入1349.4億元,第二年躍上千億臺階。此外,全年實現淨利潤91.88億元。”中郵保險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學軍日前在媒體座談會上介紹了2024年經營情況。他表示,去年實現盈利的因素包括新會計準則切換以及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等。資產端久期拉長,使得資產負債匹配提升。
根據中郵保險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統計,其全年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82%,淨利潤同比增長180.12%。李學軍表示,公司2024年一季度率先進行新會計準則切換。在舊準則下,準備金計提評估折現率使用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由於該曲線的波動,對壽險負債計提產生較大的影響。新會計準則切換後,中郵保險2024年實現扭虧爲盈。
在重構資產結構方面,中郵保險大量減配公允價值計量的基金和保險資管產品,大量增加長久期債券,主要包括國債等資產配置。李學軍表示,固收資產收益對整個投資收益的貢獻約85%,而且這類資產的收益是非常穩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郵保險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郵保險2024年新業務價值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50.4%。據介紹,自2023年起,中郵保險佈局新渠道。截至目前,新渠道對保險收入貢獻超過10%。李學軍表示,多元渠道建設不僅爲了優化負債業務,還能夠通過市場化機制參與市場競爭,來倒逼中郵保險能力的提升。
目前,中郵保險保費收入主要來自銀保渠道。在中郵保險總精算師焦峯看來,隨着報行合一的落地,未來銀保渠道的價值在短時間內仍具有很高的增長潛力。
此外,中郵保險管理層還分享了產品端的佈局,表示將持續堅定發展長期分紅險。李學軍談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分紅險包括萬能險實際上是對公司、渠道及客戶都較爲友好的保險產品。由於面臨緊迫的業務壓力、客戶習慣的壓力以及轉型的壓力,使得產品的推廣仍面臨挑戰。
展望2025年,李學軍透露總保費目標設定爲超過1500億元,實現這一目標主要依賴於續期保費的增長。同時,新業務價值也設定了增長目標,預期能突破100億元。在業務結構調整方面,中郵保險計劃繼續壓降躉交業務。(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