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塊受資金追捧,多家國際大行看好中國資產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中概股則普遍強勁。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1.65%,指數週線連續六週上漲。個股方面,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漲超5%,京東上漲近3%,百度和蔚來也有近2%的漲幅。

港股市場在本週表現更爲強勁。恆生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以及恆生科技指數一週內分別上漲3.79%、4.02%和6.03%,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均創下3年來的新高。

科技股成爲本週市場的焦點,特別是港股科技領軍企業受資金青睞。阿里巴巴發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8%,淨利潤激增333%,遠超市場預期。高盛隨後上調了阿里巴巴美股和港股的目標價。此外,小米集團股價持續攀升,刷新歷史新高,高盛亦提高了其目標價。

隨着港股交易活躍度的提升,港交所股價也持續上漲,創4個多月以來的新高。多家國際大行紛紛上調對港交所的評級和目標價。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激發了投資者對科技股的熱情,推動港股日均成交金額遠超市場預期。

在國際大行方面,高盛、摩根大通等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資產的評價。高盛預計,AI技術的普及將推動中國股票整體盈利每年提升2.5%,並可能吸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摩根大通亦表示,得益於AI技術的發展,中國科技股的漲勢將更具持續性,並預期中國股票未來10至15年的年均回報率爲7.8%。

摩根士丹利同樣上調中國股市的評級至“標配”,並表示對中國股市的結構性轉變和可持續復甦持謹慎樂觀態度。(得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