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市場進一步回暖,進一步豐富銀行理財和保險資管的投資工具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伴隨着A股市場的持續穩定向好,自2025年年初以來,定向增發市場進一步回暖。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9日,年內A股公司發佈32單定增預案,同比增長28%。其中,17單定增用於融資收購其他資產,佔比53.13%。

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提高企(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佔比、優化資本市場 投資生態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

特別是在持續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方面,《實施方案》允許公募基金、商業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銀行理財等作爲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

對此,開源證券在研報中分析認爲,此前政策對於戰投參與定增的要求較爲嚴格,根據2020年《發行監管問答——關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有關事項的監管要求》,戰略投資者需能提供市場、渠道、品牌等戰略性資源,願意長期持有公司較大比例股份並且有能力實際參與公司治理。因此,此前公募基金等因難以滿足提供戰略性資源、長期持股及參與公司治理等要求而不能參與戰略投資者爲主的定價定增市場。

本次放寬戰略投資者認定規則後,公募基金等或將加大定價類定增項目投資力度,從而提升定價類定增市場的活躍度和市場規模。

開源證券還分析指出,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等方面,給予保險資管、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有助於進一步豐富銀行理財和保險資管的投資工具,加大相關資金投資入市力度。在上市公司定增方面,鎖定期機制促使銀行理財、保險資管進行中長期投資,有助於熨平市場短期波動影響;折價機制則爲上述資金提供一定安全墊,有助於實現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