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強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際諮詢機構建議果敢走出“舒適區”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要求着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着力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採取有力措施防控債務風險。

知名國際諮詢機構羅蘭貝格撰文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向高質量發展持續邁進。面對當下的外部環境劇變,國有企業更需勇挑重擔,聚焦提升核心競爭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羅蘭貝格還詳細分析認爲,自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通過承接發達國家的加工外包需求,中國以“世界工廠”的角色定位實現了數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然而,隨着外部需求逐漸走弱,疊加自身勞動力成本攀升、環境成本增加等要素優勢的逐漸消退,中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正面臨降速甚至失速挑戰。

羅蘭貝格建議,中國企業應把握市場中競爭格局、技術革新和商業模式三方面的變化窗口期,順勢而爲推動產業重塑,致力於將自身打造爲新一代國際級領軍企業。

首先,在全球市場競爭格局更多受非市場因素影響而調整的階段,中國企業可敏銳捕捉海外競爭對手業務收縮或轉向而留下的市場空白區域,果斷採取行動,積極拓展市場版圖,實現市場份額增長。

同時,隨着中國企業逐漸在多領域的技術層面從跟隨模仿走向引領開拓,通過對技術變革的大力投入,有望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佔據產業鏈附加值與話語權高地。隨着傳統依賴廉價勞動力和單純規模擴張的模式陷入發展瓶頸,中國企業應果敢走出“舒適區”,大膽探索模式創新,擺脫低效的同質化競爭困境,向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前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