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自蛇年開市以來,港股、A股以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整體呈現出較爲強勁的走勢,在全球各類資產中漲幅居前。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恆生指數和創業板指數自2月4日以來分別上漲11.89%和7.89%;同期,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同期上漲12%。這一系列數據表明,中國資產正受到全球資金的密切關注。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最新研報均顯示,全球對沖基金今年以來一直在大幅買入中國股票。摩根士丹利策略師王瀅團隊指出,鑑於全球投資者對於中國資產的倉位較少,預計短期內這一勢頭將持續下去。富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多隻中國股票ETF的規模較去年年底顯著增長,其中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raneShares的規模增加了23.9億美元,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Direxion的規模增加了6.97億美元。
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興趣不僅體現在研報和ETF規模的增長上,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中。法國巴黎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在2025年增配以中國資產爲主的基金。這一調查對象爲對沖基金中的229名資產配置者,他們掌管着1.4萬億美元的投資。
某私募人士表示,開年以來,前來溝通交流的海外機構客戶越來越多,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明顯上升。滬上某老牌百億級私募也透露,近期在與外資機構溝通時發現,他們對於中國經濟的預期發生了明顯改變,以往選擇觀望的開始樂觀佈局,以往較爲悲觀的轉爲積極關注。從操作上來看,去年底以來,該私募公司的產品獲得了海外大型機構的淨申購。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黃俊認爲,2025年初全球資本流向的轉變值得投資者重視。他指出,這輪轉向有望引發中國資本市場一輪“開門紅”行情,目前來看,對海外資本更爲敏感的港股市場已經出現了量價齊升的上漲走勢。黃俊分析道,最近兩個月,中國市場密集出現利好因素,如DeepSeek的重磅亮相、機器人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穩增長增量政策的逐步推出,海外資本真切感受到了中國經濟多個方面的實力與韌性。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表示,展望2025年,在所有資產類別中,應該對中國股票市場充滿信心,中國股票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選擇。高盛研究部預計,經濟增長前景改善疊加市場信心提升將令中國股票的合理價值提高15%至20%,並可能帶來2000多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
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看好並非簡單的口號,而是體現在實際行動中。Choice數據顯示,開年以來,多家知名外資機構在深挖優質中國資產,頻繁出現在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阿布達比投資局、安聯環球、匯豐、景順、施羅德等知名外資機構均參與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明顯加快了新產品備案的節奏。英國量化巨頭寬立資本、全球知名對沖基金英仕曼等外資機構均在中國備案了新產品。部分外資機構旗下基金甚至早在去年12月就大舉加倉中國頭部企業,如摩根資產管理旗下的JPMorgan Funds-China Fund A加倉了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和阿里巴巴等。
具體到投資機會,科技與消費是外資配置中國資產的“落腳點”。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爲,AI是當前最強的領域,AI應用的爆發將拉動算力的需求。此外,具備“出海”能力的公司、高端製造以及受益於國內消費刺激政策的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也值得重視。富達基金投資主管聶毅翔則較爲關注受到政策扶持的科技、高端製造、消費和醫療保健等行業,尤其是科技創新和內需兩大方向。(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