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表態增強包容性與適應性,券商預計IPO受理有望逐步回暖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6日,2025年以來新增IPO申報企業1家。各板塊在審企業共210家。其中上交所58家(主板38家,科創板20家),深交所56家(主板25家,創業板31家),北交所96家。

同期,A股市場IPO輔導備案市場迎來新動態。今年以來新增輔導備案企業數量爲64家,而去年同期爲126家,同比下滑了49%;64家企業中,近7成擬上市板塊爲北交所,4成爲其它板塊轉道北交所,10家企業曾在其他板塊IPO折戟後,再度開啓了上市之路。

隨着近段時間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號持續釋放,監管部門明確表態,增強制度的包容性與適應性,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能力將成爲改革的重點。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下一步,應進一步優化發行上市、併購重組等制度安排,引導更多資本進入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優質企業和潛力行業。

國泰君安證券則在研報中提出,2024年及2025年1月,證監會協同交易所、證券業協會等針對IPO市場發佈、修訂或擬修訂包括《退市制度》《上市規則》《科創屬性評價指引》《網下發行實施細則》《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網下投資者分類評價和管理指引》《承銷細則》等多項制度文件,相關變化包括提高主板及創業板上市標準、強化科創板“硬科技”要求、擬允許科創板未盈利企業實施市場化差異配售、擬進一步擴容網下投資者類型等。

國泰君安證券還表示,2023年第4季度起實施一二級市場逆週期調節後新股受理審覈節奏整體較緩;2024年前三季度滬深板塊合計受理項目數量僅3家,4季度以來,科創板在11月率先開閘受理2家,釋放板塊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募資的積極信號,預計受理有望逐步回暖,並預計2025年滬深板塊股票發行節奏有望回暖,全年預計發行數量80~180家,合計募資規模1140億元左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