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發文稱,2025年將推進統計覈算試點,完善數字經濟監測評估指標體系;出臺促進數據交易機構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探索數據要素價值實現模式和路徑;會同財政部完善數據資產入表政策體系,以推進數據資產入錶帶動企業數據開發利用;穩妥推進數據資本化,穩步推進數據資產融資增信,規範公司股東以數據作價出資行爲。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此前撰文指出,數據資產,本質上就是能給企業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經濟利益的數據資源。從經濟視角出發,能對生產加工、產品研發、經營決策起到價值的數據資源,就應當被視爲數據資產;“入表”是“會計覈算”的通俗稱法,數據資產入表是指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環節將符合特定條件的數據資源作爲企業的資產項目,正式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過程。
數據資產入表這一概念源於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作爲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其價值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視。2023年8月22日,財政部正式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財會〔2023〕11號),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一規定爲數據資源確認爲資產提供了明確的法律基礎和會計規範。
據新世紀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共有53家A股上市公司實現數據資產入表,入表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數量相當,呈現出較顯著增長態勢,但入表金額相較於資產總額仍 很低,上述入表上市公司的數據資產總額佔資產總額的比重僅0.02%。
對此新世紀評級認爲,目前數據資產入表仍處於政策推動下的試行階段,數據資產的估值定價亦不成熟,數據的產品屬性與使用價值以及金融屬性尚未充分顯現,未來隨着數據資產管理逐步完善以及數據資產交易市場逐步活躍,數據資產的市場價值有望得到提升。中信證券預測數據要素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邁向2000億元新臺階,並於2030年突破萬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數據資產入表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涉及:
1、提升企業市場價值。通過將數據資源納入財務報表,企業能夠更清晰地展示其數據資產的經濟價值,對於企業融資方式等也具有重要價值。
2、推動數智化轉型。通過明確數據資產的經濟價值,企業能夠更加重視數據資源的積累、整合和應用,從而加快數智化轉型步伐。
3、促進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建設。通過將數據資源納入財務報表並進行規範化管理,有助於建立健全的數據產權、交易、流通等制度,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
4、強化數據合規與安全管理。在入表過程中,企業需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要求,建立健全的數據合規管理機制和安全管理制度。這不僅有助於企業規避法律風險和數據泄露風險,還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數據治理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新世紀評級也認爲,數據資本化實踐亦處於探索階段,融資案例顯示單筆貸款規模或授信規模相對較小,更多體現爲銀行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嘗試。未來,隨着我國對數據難確權、難評估等共性問題的持續探索,將推動更多企業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工作,數據資產金融屬性有望加快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