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據深圳金融監管局披露的數據,2024年,轄內保險機構持續深入推進新能源車安全駕駛和投保提示工作,依託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截至12月末,深圳新能源車商業險簽單保費收入63.74億元,佔整體商業車險簽單保費收入33.91%,較2023年提升了12.38個百分點。
深圳金融監管局發文稱,其迅速部署落實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督促轄內保險業做實做細車型風險分級、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優化、跨行業數據交互等相關政策的落地準備工作。持續完善特殊車輛投保機制,引導保險機構積極參與“車險好投保”平臺建設和運營。推動保險機構紮實開展風險減量工作,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在風險管控中的應用場景,豐富風險減量的服務內容和形式。
今年1月,金融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車維修使用成本。二是引導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三是穩妥優化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四是豐富商業車險產品。五是優化商業車險基準費率。六是提升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七是加強新能源車險監管。八是強化支撐保障。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爲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財險行業將從三方面着手。首先,統籌行業開展系統性研究,對智能駕駛等新技術應用對車輛行駛風險帶來的變化開展研究。其次,積極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指導意見》提出的推出“基本+變動”新能源車險組合產品和“車電分離”模式汽車商業車險產品,可以說是開展相關探索的第一步。財險行業將針對智能駕駛特點及其風險變化,對保險產品保障內容、產品形態進行創新優化,提供更加貼合實際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服務。三是強化數據積累、共享和應用,推動實現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不斷提高車險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