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美國銀行策略師團隊(包括Michael Hartnett)預測,2025年初美國股市的持續上漲趨勢停止後,其全球市場領先地位將進一步減弱。同時,該團隊建議投資者做多中國股票,預期貿易和科技緊張局勢不會進一步升級。
美銀分析師們指出,今年以來,巴西、德國、英國、中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的股市回報率已經超過標普500指數,這主要歸因於七大科技巨頭未能維持其長期的推動力。此外,他們觀察到,圍繞美國經濟結構優勢的敘述正在淡化。
在債券市場方面,美國銀行預測美國國債收益率將下降至4%以下。
與此同時,高盛和德意志銀行等機構也對中國資產表示樂觀。高盛分析師David J. Kostin在最新研報中指出,AI行業的發展正從硬件基礎設施轉向軟件應用層,爲中國科技股的中長期價值重估提供了機會。高盛維持對MSCI中國指數的超配評級,並預計該指數今年將上漲14%。
德意志銀行認爲,全球投資者將逐漸認識到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競爭優勢,預計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逐漸消失,並可能出現估值溢價。該行強調,MSCI中國指數目前的交易估值低於全球指數,隨着中國企業全球擴張,這種估值差距有望縮小。
此外,貝萊德基金的基金經理也表示對未來12至36個月的中國市場保持樂觀態度,看好中國股票和利率債。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發佈的AI模型激發了投資者對中國科技公司的興趣。本週五,A股和港股均大幅上漲,滬指站上3300點,恆生科技指數漲幅超過1.80%。彭博智庫策略師表示,由於人工智能的利好因素,南向資金流入香港科技股的趨勢可能會持續。(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