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公募基金規模合計達到32.83萬億元,刷新了歷史記錄。
在公募基金市場中,權益類基金釋放出積極信號。經過長達11個月的沉寂之後,以主動權益類基金爲代表的混合基金終於重新贏得了資金的青睞。同時,指數基金作爲股票型基金的代表,其規模也在持續攀升,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公募基金規模和產品數量的雙增長,無疑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據統計,截至2024底,我國境內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已達到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另有15家資產管理機構取得了公募資格。
從公募基金全年的規模變化來看,公募基金總規模從2023年底的27.6萬億元開始,經歷了一系列的增長。在2024年2月,公募基金規模單月激增近2萬億元,達到29.3萬億元。隨後,在2024年4月底和5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分別突破30萬億元和31萬億元。經過數月的穩定增長, 2024年9月底,公募基金規模首次衝破32萬億元大關。儘管在2024年10月公募基金規模略有回落,但隨後又迅速回升,並在12月繼續增長。
在各類基金中,債券基金規模實現了大幅增長,達6.84萬億元。同時,權益類基金中股票基金與混合基金的份額均實現了正增長。此外,QDII基金規模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了6113.18億元。
展望未來,公募產品陣營有望持續擴容。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開年以來已經成立了51只基金,發行規模接近400億元。其中,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發行規模合計近220億元。此外,還有多隻中證A500相關指數基金髮行規模超過10億元,吸引了大量長線資金的認購。
目前,市場上還有更多的新基金正在等待成立或即將啓動發行。基金公司也在密集上報新產品,以滿足投資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