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部分跨境ETF產品出現異常交易活躍情況,其中嘉實德國ETF的日換手率一度接近30倍,引發市場熱議。有市場人士表示,這種交易現象類似於“擊鼓傳花”的遊戲,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
面對跨境ETF被爆炒的現狀,各大基金公司紛紛發佈溢價風險提示公告,以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因溢價率過高,已於1月10日被暫停交易一日進行調整。而在1月14日晚間,嘉實基金也緊急發佈公告,宣佈嘉實德國ETF將在1月15日全天停牌,以控制市場風險。
據悉,1月14日嘉實德國ETF的換手率高達2988.4%,成交額達到40.63億元,收盤時溢價率高達18.95%。根據數據估算,該ETF在1月13日的規模僅爲1.17億元,意味着投資者在當天進行了數十次的買賣交易。
除了嘉實德國ETF外,還有多隻跨境ETF也出現了高換手率和高溢價率的情況。業內專家指出,在溢價率和換手率雙雙高企的情況下,投資者應高度警惕投資風險,理性對待市場炒作。
跨境ETF頻現高溢價的原因何在?有基金研究人員分析,這主要是由於市場情緒和套利機制短期失效所導致的。此外,一些跨境ETF在一級市場申購受限,也影響了套利機制的有效性,使得高溢價現象難以短期內消除。
華夏基金進一步解釋稱,當外匯額度緊張時,基金公司可能不得不暫停一級市場的申購或下調申購額度,這導致套利者減少,溢價套利受到制約,從而推高了ETF的溢價。(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