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打響基金代銷費率“價格戰”,力促產品銷售與競爭力提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銀行界再度掀起代銷基金費率優惠的浪潮,多家銀行紛紛宣佈對部分代銷公募基金產品實施費率優惠,申購、定投費率降至1折,甚至將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也納入費率優惠範疇,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

例如,交通銀行自今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對代銷的開放式基金繼續開展申購及定投手續費率優惠活動,已領取基金1折權益的個人投資者通過手機銀行渠道申購指定開放式基金或開通基金定投功能,可享受基金申購或定投1折費率優惠。民生銀行則明確在3月31日前,對465只基金產品開展申購、定投費率1折優惠,涵蓋多隻熱門指數基金。青島銀行也對192只公募基金的申購及定投申購費率進行1折起優惠,指數基金成爲費率優惠產品的“主力軍”。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全面推廣,部分銀行還將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納入了費率優惠範疇。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銀行宣佈,對代銷的公募基金Y類份額予以申購及定投交易費率優惠,投資者在購買納入證監會個人養老基金名錄且該行代銷的部分公募基金Y類份額時,申購及定投費率可享受1折優惠。這一舉措旨在降低基金持有成本,優化客戶投資體驗,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開展代銷基金費率優惠主要是爲了促進產品銷售,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並提升在基金代銷領域的競爭力。在基金代銷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銀行需要通過費率優惠等手段提升產品吸引力,增加獲客效率。同時,隨着居民財富增長和理財需求多元化,銀行也需要不斷豐富代銷產品線,提高基金代銷個性化服務,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然而,費率優惠並非長久之計。銀行在把握基金降費與收入關係的同時,還需要通過調整銷售基金結構、類型等方式提高銷售規模,對沖費率的下降。此外,銀行還應發揮自身優勢,如客戶基礎廣泛、線下網點衆多等,加強與基金公司的合作,共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提升基金代銷的專業性和服務質量。

專家提醒,在購買基金產品時不僅要比較費率,還需要關注所投資的基金是否具有增長潛力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合理選擇基金產品,避免盲目跟風或追求短期收益。(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