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華泰柏瑞基金近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覆,覈准其以自有資金1億港元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華泰柏瑞國際。證監會要求,自批覆下發之日起12個月內,華泰柏瑞基金需完成華泰柏瑞國際的註冊登記工作,並嚴格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相關法律規定和監管要求。
這一消息標誌着華泰柏瑞基金在國際化佈局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證監會更新的數據顯示,目前仍有4家基金公司的境外子公司設立申請在審批流程中,包括朱雀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和廣發基金。其中,創金合信基金和廣發基金的申請目前處於受理階段,而朱雀基金和興證全球基金則在去年已經收到了第一次反饋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中國個人財富的不斷積累,內地投資者對國際化多元資產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海外投資人也對中國資產展現出濃厚的興趣,配置空間巨大。因此,各基金公司紛紛希望通過設立境外子公司,利用自身和股東的專業優勢,更好地服務境內外的投資人。
回顧華泰柏瑞國際的審批進程,從去年10月提交審批材料到今年獲批,歷時14個月。期間,證監會對其管理架構和財務報表等方面給予了高度關注。此次獲批也是自去年7月以來,又一家成功獲批的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
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公募基金公司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其中,南方東英於2008年1月成立,成爲首家由內地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成立的子公司。此後,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到國際化的行列中,如去年獲批設立的嘉實國際,以及今年開業的睿遠基金(香港)等。
不過,基金公司的國際化進程並非一帆風順。近年來,不乏有基金公司旗下境外子公司宣佈解散的情況。這主要源於品牌知名度和受認可度不高、人才短缺、渠道開拓與分銷網絡建設困難等挑戰。儘管如此,基金公司仍積極尋求突破,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品牌建設、拓展業務渠道等方式,努力提升境外子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2022年,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依法設立境外子公司,提升服務境外投資者及全球資產配置的能力。這一政策的出臺,爲基金公司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業內認爲,未來,隨着全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金融市場的日益開放,基金公司的國際化進程將繼續加速推進。更多基金公司將通過設立境外子公司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爲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資產配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