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房地產市場仍具備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8月23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副部長董建國、副部長秦海翔介紹了保交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一系列新舉措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據介紹,爲切實保障購房者權益,國家已審批通過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超過5300個,審批貸款金額接近1.4萬億元,爲項目順利建設及交付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同時,相關部門正積極推進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作爲保障性住房的工作,進一步拓寬住房供應渠道。

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超過40平方米,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超過6400萬套,幫助超過1.5億羣衆實現了安居夢,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倪虹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市場仍處於調整階段。但隨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市場已出現積極變化。從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和人民羣衆對高品質住房的新期待來看,房地產市場仍具備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他強調,只要堅定信心,因城施策,狠抓落實,就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倪虹指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需從理念、體系、制度和要素配置四個方面入手。具體而言,要深刻領會“房住不炒”的定位,建設滿足人民羣衆需求的好房子;以政府爲主滿足剛性住房需求,以市場爲主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交易和使用制度;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

關於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具體路徑,董建國強調,新模式的構建需要逐步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等全生命週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在保交房方面,董建國表示,保交房工作關乎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住建部已會同金融監管總局對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項目進行了全面排查,鎖定了396萬套應交付住房作爲保交房攻堅戰的目標任務。通過國家、省、城市三級協調機制以及“一項目一策”的分類處置模式,確保項目按時保質交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