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8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在介紹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進展情況時提到,今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持續指導金融機構多渠道提供房地產融資服務,用足用好包括城市協調機制在內的各項政策措施,銀行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保持了穩中有增的態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4000多億元,經營性物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併購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1%。今年1-7月,商業銀行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1萬億元,有效支持了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廖媛媛還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房地產工作的決策部署,聯合相關部門繼續推動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方責任,更好發揮城市協調機制作用,指導金融機構持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國泰君安證券在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中認爲,當前樓市風險化解進入後段,前期主要是保交付、防範金融風險的穩步推進,如今,進入到最後的存量項目去化階段,還需關注房企項目去化後的再投資情況。
國泰君安證券還詳細分析指出,今年以來,通過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樓市的風險化解穩步推進,達到了較好的效果。過去的政策,更多的針對已經出售的項目,站在當前,未售庫存的化解是後續的關鍵,且這不僅針對民企,央國企同樣也需要對在手項目做庫存去化,而得房率政策就有助於去庫存的推進。與此同時,伴隨去庫存推進,還需要進一步跟蹤項目去化後的再投資情況。
華福證券則認爲,2023年至今,房地產調控政策經歷了從緊縮到鬆綁、再到進一步支持的過渡。今年以來,在促進住房需求(降低首付比例和取消房貸利率下限)、消化庫存(通過以舊換新”政策和現房收儲)、以及緩釋風險(如建立項目融資白名單)等多方面政策持續推進,推動房地產市場整體企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