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臨港千帆競,上海農商銀行深入服務臨港新片區發展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海潮奔湧,五年追夢。上海東南角的臨港新片區,是一片開放創新的沃土。每一天,新片區迎接上海的第一縷陽光。五年踔厲前行,新片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勇當先鋒;五年昂揚奮進,新片區努力打造國家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全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上海農商銀行始終秉持金融報國情懷,與國家戰略相向而行,與上海發展同頻共振,以“探路者”的擔當和“耕耘者”的姿態,強化改革創新,堅持普惠爲民,服務實體經濟,矢志將普惠金融的涓涓之力匯入臨港新片區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爲臨港打造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高水平改革開放試驗田、近悅遠來的現代化新城作出了上海農商銀行的貢獻。

突破科創瓶頸

科技創新能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臨港新片區是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載體,科創也成爲臨港各大特色產業園區的共同標籤,而這也是上海農商銀行的一步“先手棋”。

銀企合作的痛點,往往是金融創新的發力點。科技型企業普遍缺乏抵質押物,傳統信貸方式難以爲繼,成爲銀行的難題。上海農商銀行沒有止步於此,而是走進園區、深入科創企業,尋求破解的路徑。

2021年6月,上海農商銀行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臨港集團”)在市場調研、試點探索基礎上,針對高成長性、技術轉化週期長的早中期科創企業研製“臨港園區科創貸”專項服務方案,創新性地提出“以星定貸”理念,以解決企業有效抵質押物缺乏、難以獲取資金支持的痛點。

2022年,“臨港園區科創貸”2.0方案全面升級,引入數字化評定方式提升企業評星的時效性及精準性,進一步凸顯“申請線上化、准入數字化、授信差異化、服務綜合化”的服務理念;2023年初,“臨港園區科創貸”再迎升級,3.0方案聚焦孵化器早期科創企業、聚焦臨港園區特色產業、聚焦科創企業多元需求,成爲上海農商銀行助力企業暢通技術孵化裉節,增強新興產業鏈協同創新的助推器。

2024年4月,上海農商銀行與臨港集團等共建新質生產力服務培育聯盟“千帆會”,會上發佈4.0方案,增加了投孵聯動、產業賦能、生態融合等服務,致力於爲早中期科技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臨港園區科創貸”推出後,衆多企業受益,其中不乏有潛力的科創新星。上海農商銀行藉助“臨港園區科創貸”方案,打通了傳統信貸產品的堵點。

一家新型綠色低碳企業就是嚐鮮者之一,他們擁有“變廢爲寶”的獨特技術,可以對冶金後產生的鋼鐵渣和二氧化碳實現資源化利用。當前我國積存鋼渣超過8億噸,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一全新技術路徑,讓企業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然而在項目啓動初期,企業回款資金到賬出現延遲,短期資金壓力驟增。上海農商銀行基於對企業核心技術的判斷,及時提供150萬元信用貸款,解企業燃眉之急,也成爲企業的首家貸款銀行。目前企業已進入穩健發展期,獲評高新技術與臨港科創之星等稱號。

歷經多年探索,“臨港園區科創貸”專項產品逐漸形成聚焦孵化器早期科創企業、聚焦前沿科技細分賽道、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的產品特色。截至2024年7月,臨港園區科創貸已走過三週年,向臨港集團園區內近千家企業授信,放款總額突破110億元,一年期以上支持資金佔比近20%。更重要的是,在拿到貸款的企業中,很大一部分是從來沒有從銀行拿到過貸款的“首貸白戶”。

除“臨港園區科創貸4.0”外,上海農商銀行還針對臨港園區內衆多處於更加初創期的科創企業推出了專項服務方案——“臨港鑫孵貸”。“臨港鑫孵貸”是該行通過精準對接、優先准入、聯合評審、專項試點等機制,精細化服務臨港集團轄屬孵化器及在孵企業的專項方案,開創性地提出了科創“鑫孵化”早期科創企業綜合服務體系。方案採取接力培育模式,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到出孵企業,提供創業載體推薦、投資機構引薦、產業資源整合等綜合賦能服務,力爭從“鑫孵化”培育走出更多引爆“鑫動能”、引領新質生產力的優質企業。

爲了更好地爲在孵企業提供支持,上海農商銀行在臨港轄屬鑫孵化基地舉行聯合評審會,由在孵企業進行現場路演,該行與孵化器管理方共同對在孵企業投票,若投票通過,即可推進企業後續貸款申請進度,大大簡化了項目上報流程,切實提升在孵企業服務效率。

2024年4月,上海農商銀行聯合6家臨港轄屬孵化器,揭牌“科創‘鑫孵化’基地”,努力形成以孵化器業務爲切入點、以未來產業研究爲支撐點、以“科創更前”爲落腳點的早期科創企業“鑫孵化”服務機制。

2024年5月,上海農商銀行發放全行第一筆“臨港鑫孵貸”,某科技企業喜提首單。這家企業是SN半導體孵化器的在孵企業,致力於提供下一代以原創光譜CT設備爲核心的航空安檢整體解決方案。上海農商銀行應用“臨港鑫孵貸”,提供專項審批通道、專享貸款產品、專屬評估模型,並結合該行高端製造行研小組的專業研究,爲企業提供貸款,使該公司產品研發得以順利進行。後續,上海農商銀行還將以“鑫孵貸”爲業務切入點,爲該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綜合金融服務。

無論是自帶“產業+金融”標籤的臨港園區科創貸,還是瞄準更早、更小、更硬科技型企業的“臨港鑫孵貸”,都是上海農商銀行深耕臨港新片區、發展科技金融、助力激活新質生產力的註腳。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繼續強化臨港新片區內科技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助力新片區在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發力貿易金融

上海自貿試驗區是開放的高地,臨港新片區是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試驗田。上海農商銀行始終緊跟臨港改革開放步伐,事不避難,先行先試,創造出農信系統中多個“首家”紀錄:首家在臨港新片區掛牌設立支行,首批入駐新片區,首批發布臨港新片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五年來,上海農商銀行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和紮實有效的作爲,在臨港新片區打出品牌,闖出新路。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同時擁有自貿區、境內區外、境外三個市場,三種資源,要素市場齊全。上海農商銀行作爲區內唯一設立分賬覈算單元的農信系統銀行,以海外銀團、併購貸款、雙邊貸款、跨境併購等多種模式爲企業佈局全球市場提供金融支持,爲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跨境金融服務,支持各類型企業通過自貿區的舞臺走向世界。

2023年年底,上海農商銀行在走訪中瞭解到,某港航企業計劃在祕魯沿海岸線建設綠色港口,項目建成後將成爲中國和南美之間的貨物中轉樞紐。該項目有一定資金缺口,擬通過銀團的方式實現融資,難點在於專業程度高、時效性強——需要在1個月內根據銀團條件清單要求,完成項目審批。

上海農商銀行克服企業基礎資料爲西班牙語等障礙,與銀團成員反覆溝通確認其合規性和業務邏輯,最終僅花1周時間就形成了授信方案並上報,在1個月內完成了項目審批,爲項目提供了1億美元爲期15年的長期跨境銀團貸款。

臨港新片區是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重要支點。近年來,以離岸轉手買賣、委託境外加工、第三國採購和保稅區倉單跨境轉賣爲主要形式的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迅速,對國內企業突破進出口貿易瓶頸、繞開關稅壁壘、擴大貿易領域意義重大。但這一領域魚龍混雜,商業銀行對業務真實性審覈的難度不斷加大。如何去僞存真,讓真正有需要的企業獲得銀行的金融服務,成爲貿易金融風控的關鍵點。

上海農商銀行緊盯貨物流、資金流和訂單流,瞄準新型離岸貿易特點,在新片區管委會和臨港集團協力支持下,按照“名單制、高效率、精準化、雙通道”的工作機制,保障臨港新片區內企業新型國際貿易業務需求儘快得到滿足的基礎上,併成功與一批高質量企業牽手,實現了銀企雙贏。同時,上海農商銀行還攜手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發佈了“上海農商銀行臨港新型國際貿易通”服務方案,包括多項聯動對接舉措、4項優質高效服務、8項特殊便利舉措,努力實現“授信易、審批快、匯劃速、結算便、配套全”。2023年又發佈“上海農商銀行離岸貿易配套服務方案”。

在“新型國際貿易通”服務方案中,上海農商銀行可以爲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例如,在專櫃服務方面和資金匯劃方面,可爲客戶第一時間辦理開戶、資金匯劃等相關業務,確保業務受理效率和資金匯劃效率。貿易融資方面,銀行配備專屬貿易融資服務團隊,可於企業一般貿易、新型國際貿易項下各個環節,爲企業提供配套貿易融資產品或定製化產品方案,並享受高效的放款效率和優惠的融資利率。

此外,匯率波動風險是企業“出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痛點難題。爲了滿足客戶多樣化避險需求,上海農商銀行推出30餘種外匯資金產品,包括靈活遠期、增強型即期、比例遠期、雙貨幣存款等外匯衍生產品。外匯衍生品業務一般需要企業繳納保證金或佔用企業工商授信,該行在2022年推出“鑫易通白名單”服務方案,突破傳統授信模式,爲企業提供免保證金的外匯衍生品業務服務,進一步減輕避險鎖匯成本。

爲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腳底成本”,上海農商銀行積極申請並獲批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資格,免去企業與銀行間單證的流轉,縮短業務辦理時間,切實提升企業結算便利性。

展望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繼續與各方攜手共建開放包容的合作生態圈,切實激發新片區多元市場主體的內生活力,爲支持自貿新片區推進投資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添磚加瓦。

守牢“三農”本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價值追求。上海農商銀行始終致力於成爲服務上海“三農”、社區居民、新市民和小微企業的主力銀行和主辦銀行。

近年來,上海農商銀行積極促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努力配置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特點的金融產品,不斷探索出新模式、新產品、新辦法,充分發揮金融活水和槓桿作用,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效能和水平。

“南匯水蜜桃”是上海唯一入選首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的地理標誌。上海某果蔬專業合作社自成立初期,就成爲上海農商銀行的客戶。經過15年的發展,該合作社想借着好勢頭擴大市場,但苦於資金有限,向該行提出了增加授信需求。在前期溝通中,銀行感到缺乏增信抓手,但在深入研究後,銀行注意到合作社是地理標誌產品“南匯水蜜桃”的種植、銷售主要單位之一,且自有註冊商標。

根據這樣的特點,上海農商銀行採用了以“地理標誌”賦能合作社自有商標價值的方式,將“南匯水蜜桃”品牌價值分解至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登記的商標有權使用人處,根據其實際資金需求和品牌價值可覆蓋金額後確定貸款額度,以其自有註冊商標爲押品完成質押登記後,爲企業發放貸款。這既發揮了“地理標誌”的品牌價值,也避免了其權屬人難以質押等問題。獲得貸款後,合作社經營人感嘆:“南匯水蜜桃”做出了口碑,種植戶也跟着受益!

作爲滬上“三農”服務的排頭兵,上海農商銀行始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加強對本地優質農產品品牌扶持力度,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

上海某畜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化種豬育種公司,其種豬已成爲國內最著名的品牌種豬之一。上海農商銀行在實地走訪中,深刻意識到涉農經營主體有融資需求,但普遍存在缺乏傳統抵押物。爲此,上海農商銀行積極創新,爲生豬活體抵押擔保貸款試點項目量身打造專屬融資服務方案,以生豬活體作爲抵押擔保,成爲該行突破現有傳統抵質押物範圍、盤活涉農生物資產的又一成功探索,標誌着上海農商銀行支農惠農又添新舉措、新模式。

不僅如此,上海農商銀行還落地“8424”西瓜產業聯盟金融服務場景,根據浦東新區農協會發布的南匯8424西瓜品牌合作聯社名單,經過實地走訪,瞭解實際需求,爲其量身定製金融服務方案,爲33家“8424”西瓜生產和銷售主體配套相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寬了該行“三農”金融服務覆蓋面。

定位向實,服務向細,這是上海農商銀行紮根“三農”,紮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截止6月末,該行涉農貸款餘額超670億元,服務涉農經營主體及農戶2.4萬戶。

根據臨港新片區發展規劃,2035年將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建成世界一流濱海城市。上海農商銀行將堅定扛起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責任,堅守“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深耕臨港新片區、做好“五篇大文章”,爲臨港新片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貢獻農商力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