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報道】深圳壹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電連接組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涵蓋電芯連接組件、動力傳輸組件以及低壓信號傳輸組件等各類電連接組件,公司目前正在申請上市。
公開數據顯示,壹連科技在招股書中預計2024年1-6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1068.08萬元至12233.14萬元,同比變動比例爲-0.03%至10.49%;而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爲7.97%,也即公司很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潤成長性出現衰退。從盈利能來看,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爲21.69%、19.54%和18.94%,持續下滑,深交所在第一輪、第二輪和第三輪問詢函中均要求就此進行說明,並要求其針對產品毛利率下滑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實施效果,並完善相關風險提示。
壹連科技本次IPO的保薦機構爲招商證券,此前在2023年保薦上市的IPO企業總共有5家,其中4家企業在上市當年的扣非歸母淨利潤都同比下降,特別是康希通信(688653.SH)、埃科光電(688610.SH)兩家公司,都上演了業績“大變臉”,上市當年的扣非歸母淨利潤降幅高達80%以上。
其中埃科光電尤其慘烈,2023年7月IPO發行價高達73.33元,發行市盈率高達85.36倍,遠超過行業平均市盈率39.55倍的水平,藉此融資12個多億,其中分給招商證券等中介機構的發行費用就高達上億元。截至目前,疊加業績下滑的影響,到今年7月底股價已經不到30元,相比一年前IPO時下跌超過50%。
再來看壹連科技本次上市方案,計劃募集資金11.93億元,而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淨資產僅爲10.92億元,也即壹連科技自從2011年成立以來,經過十多年經營發展,連同股東投入和經營積累形成的股東財富,都沒有這一次申請IPO計劃融資額多。
特別是在本次計劃融資的11.93億元中,包含補充流動資金金額就高達3億元,超過了全部計劃融資的四分之一。而在此之前的2019年和2020年,壹連科技曾累計實施現金分紅達1.2億元以上,以至於截止到2020年末公司的賬面貨幣資金餘額僅剩1500萬元左右、尚未達到同期總資產的3%。
另據招股書披露,壹聯科技2023年末的研發人員多達516人、佔總人數比重爲10.81%,但研發人員中本科以下學歷人數多達388人、佔比爲75.19%。與此同時,2023年研發費用中包含的職工薪酬僅爲6097.38萬元,折算到516人的研發人員團隊,人均人力成本尚不足每年6萬元;而且這還是包含了由企業承擔的社保、公積金等,壹連科技的研發人員人均工資尚不足每月5000元。
不僅如此,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信息,壹連科技在2022年5月31日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包括“一種充電座拼接模塊生產用定位工裝”等,發明人包括公司的董事會祕書、投資總監鄭夢遠。公開資料顯示,鄭夢遠畢業於杜蘭大學商學院金融學專業,在入職壹連科技之前,先後在國開行、九州證券、國盛證券等金融機構任職,並無工科背景。
此外,根據太倉市人民政府在2024年7月發佈的報道《15個項目簽約落戶高新區總投資33.8億元》,其中提到“僑雲科技線束項目,總投資6億元,從事工業、醫療線束以及線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開信息披露顯示,2021年 6月1日,公司召開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同意公司名稱由 “深圳僑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深圳壹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6月4日,公司就本次企業名稱變更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但是在2024年7月的官方報道中,公司仍然以“僑雲科技”的名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