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Q2財報:自研產品及AI大模型表現亮眼,企業服務收入保持雙位數增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8月14日,騰訊發佈2024年Q2財報,當季總營收1611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率,受益於雲服務業務收入增長(包括企業微信商業化的提升),以及視頻號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

財報顯示,騰訊Q2研發開支達172.77億元,自2018年至今六年研發投入超過3026.09億元,持續發力核心技術自研、提升產品競爭力。基於國內一流的基礎模型“騰訊混元”,騰訊推出AI助手騰訊元寶,在精準的圖像理解、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以及由騰訊獨特內容生態系統增強的AI搜索上具備競爭優勢。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投資於平臺和包括AI在內的技術,以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和更好地服務用戶需求。

當季度騰訊雲還發布大模型知識引擎等三大AI引擎工具,以及專有云智算套件等高性能計算服務,致力於降低大模型產業落地門檻,縮短從模型到應用的距離。

此外,騰訊SaaS、PaaS等自研產品商業化加速,在製藥、製造、零售等行業的滲透率不斷提高,服務福耀玻璃、太古可口可樂、衛龍、美的、國家電網等衆多標杆客戶,在多個行業的頭部客戶滲透率超過50%。大量企業正在通過騰訊會議企業版有效提升協作效率、減少差旅出行。IDC報告顯示,騰訊會議位列中國雲視頻會議行業企業級市場第一。

騰訊雲國際業務2024年上半年也保持了快速增長,在東南亞、日本、中東、歐洲等地區表現出色,一方面加速推動騰訊雲、AI等自研技術和產品出海,另一方面也凝聚技術和生態優勢,幫助中國企業海外揚帆。

騰訊會議之外,伴隨騰訊雲健康可持續戰略的深化,系列自研產品的落地效應在2024年上半年集中顯現。

音視頻方面,來自Gartner發佈的2024年《Magic Quadrant™ for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as a  Service》報告顯示,騰訊雲在執行力維度位列亞太第一。同時,Gartner發佈的《Market Share: All Software Markets, Worldwide,  2023》報告中顯示,2023年在CPaaS領域(通信平臺即服務),騰訊市場收入穩居亞太第一、中國第一,同時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數據庫方面,IDC的《中國金融行業分佈式事務型數據庫市場份額,2023:技術驗證結束,迎接高速增長》報告顯示,騰訊雲TDSQL在金融整體市場和銀行細分市場均位列第一,助力30多家金融機構完成核心繫統替換。

與此同時,基於多年的技術投入、產品打磨與行業實踐,騰訊雲也已經構建起了包括騰訊雲數據數據庫TDSQL、操作系統TencentOS、專有云TCE、大數據TBDS等在內的全棧國產軟件體系,全面適配主流國產軟硬件生態系統,在金融、交通、政務、醫療、能源、傳媒等行業中積累了豐富的融合創新落地實踐。

比如在金融領域,騰訊雲幫助太平人壽打造了保險行業首個國產數據湖倉一體平臺,將數據產出時效從小時級提升至5分鐘,聚合查詢場景提速5倍。依託於騰訊雲數據庫TDSQL農業銀行邁入分佈式核心系統大規模應用的新階段,信用卡、存款等核心系統全量投產,分佈式實例規模業界領先。

同樣在金融領域,根據IDC數據顯示,騰訊雲在金融雲私有云基礎設施(IaaS)方面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45.7%,增速在軟件廠商中位列第一。

在政務領域,騰訊雲攜手廣東省政府共同打造全國最大的省級融合創新雲,穩定服務68個省級單位、超過1000個業務系統,確保政務應用的連續性與穩定性,惠及億萬老百姓。

產品力持續釋放助力客戶穩步前進的背後,離不開技術的長期投入,推動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

其中,應用於騰訊會議的新一代音頻編解碼方案AVS3-P10,由騰訊主導,以騰訊會議Penguins AI語音引擎爲原型,已經被正式確立爲行業標準。基於這一技術方案,僅用現有主流方案1/3的帶寬,相關產品就能實現同等清晰的音質。

在前不久的MSU世界視頻編碼器大賽上,在全部參賽編碼器中騰訊編碼器包攬所有15項指標的全部第一,再次斬獲全場最佳,這也推動騰訊雲媒體處理產品持續升級,保持行業領先。

大數據方面,騰訊雲發佈全新自研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引擎Meson,通過軟硬一體加速和智能技術的綜合應用優化計算性能、節省計算資源。在數據湖場景下,Meson能夠助力單個數據查詢分析提速6倍。

此外,騰訊雲邊緣安全加速平臺EdgeOne入選Gartner市場指南代表廠商,技術、產品和實踐能力均獲得認可。在Gartner®《2024中國網絡安全技術成熟度曲線》中,騰訊在軟件成分分析、安全事件管理(SIEM)等七大技術領域被列爲代表廠商。

AI技能升級,推動大模型更易用實用

大模型浪潮的推動之下,人工智能正在爲企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爲此,騰訊已經構建起了全鏈路的AI大模型產品矩陣,從算力基礎設施到頂層多元智能應用,涵蓋自研通用大模型、模型開發平臺、智能體開發平臺,以及針對不同場景定製的智能應用解決方案等,希望助力企業客戶更低門檻、更高效率將AI技術落地產業場景當中,而這部分也成爲了ToB業務增長的新力量。

算力基礎設施方面,騰訊雲持續提升高性能計算服務能力。當季,騰訊雲推出專有云智算套件,支撐企業基於自有硬件搭建高性能專有智算雲,滿足企業在私有算力環境下訓練大模型的訴求。這一套件集合了騰訊雲高性能計算集羣構建模塊、智能高性能網絡IHN、高併發文件存儲系統TurboFS、算力加速框架Taco以及GPU算力共享技術等多項能力。

騰訊雲AIGC雲存儲解決方案、自研星脈高性能計算網絡也作了全面升級。其中,升級後的星脈網絡2.0搭載全自研的網絡設備與AI算力網卡,支持超10萬卡大規模組網,網絡通信效率比上一代提升60%,大模型訓練效率提升20%。

通用大模型方面,騰訊混元大模型總體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50%,在國內的基礎大模型中處於領先地位,並通過騰訊雲面向企業客戶全面開放,單日調用tokens超過千億級別。基於混元,Q2騰訊發佈AI 助手騰訊元寶,並上線深度搜索等功能;推出一站式AI智能體創作與分發平臺“騰訊元器”,支持個人、開發者及機構打造專屬AI智能體。

在MaaS(模型即服務)解決方案方面,騰訊雲依託於大模型精調工具鏈TI平臺,除了已經內置騰訊混元大模型、行業大模型之外,也廣泛接入了Llama 3、Baichuan、Falcon、Dolly、Vicuna、Bloom等市場主流開源大模型,企業、開發者可以根據場景和業務需求靈活選擇,降低模型使用成本。

與此同時,騰訊還發布了大模型原生工具鏈,推出大模型知識引擎、圖像和視頻創作三大引擎工具,通過PaaS服務輸出大模型能力,縮短從模型到應用的距離。

AI技術也在加速落地。騰訊混元大模型已在騰訊內部近700個業務和場景中落地,助力包括騰訊會議、騰訊樂享、騰訊電子籤、騰訊雲AI代碼助手等智能化升級。騰訊雲大模型知識引擎可以助力企業五分鐘快速開發出一款知識服務應用,已應用於解決金融、教育、文旅、出行、零售、醫療、工業、能源等行業的企業級知識服務需求。面向大模型產業場景應用,騰訊與廣汽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將共建廣汽集團大模型底座,搭建高效、領先的企業級AI開發中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