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中國保利集團兩家全資控股子公司——保利南方集團有限公司和保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在廣州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廣州保利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小貸”)100%股權,轉讓底價約爲2.81億元。
據廣州產權交易所披露的信息,保利南方和保利投資此次轉讓的保利小貸2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00%。此次轉讓由保利集團於今年7月3日發佈的《關於同意轉讓廣州保利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的函》文件批准通過。保利小貸成立於2015年,儘管去年實現了盈利,但今年七月的業績相對平淡。
保利集團的這一動作並非孤例。自今年6月國資委發佈“退金令”以來,多家央企旗下控股公司紛紛加快掛牌轉讓部分金融機構股權,其中包括銀行、保險、融資擔保及小貸公司等。中國電信集團旗下的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在近期計劃出售其所持的小額貸款、保險代理及融資擔保公司的股權,標誌着該公司或將完全退出相關金融業務領域。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部分非金融央企投資設立的金融機構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風險隱患,適當退出部分金融領域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使央企能更專注於主營業務。此外,隨着小貸行業監管不斷趨嚴,近年來小貸公司數量和行業規模明顯萎縮。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5428家,較2020年6月末的7333家減少了1905家,貸款餘額和從業人員數量也均有顯著下降。
這一趨勢的背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互聯網線上消費金融產品的大行其道和頭部互聯網小貸公司牌照的整合,使得傳統小貸公司的市場空間受到擠壓。另一方面,地方金融監督部門對當地小貸機構的清理整頓,以及居民主動降槓桿等因素,也加速了小貸行業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