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交易違規情形屢現,交易商協會頻繁“出手”維護市場秩序

【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8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期,在查處的案件中,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在國債交易中存在出借債券賬戶和利益輸送等違規情形,交易商協會已將部分嚴重違規機構移送中國人民銀行實施行政處罰,對於其他此類案件線索交易商協會正在加緊調查處理。

而就在前一日,該協會公告顯示,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債二級市場交易中涉嫌操縱市場價格、利益輸送。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對上述4家機構啓動自律調查。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大行放貸、小行買債”成爲銀行業內的熱門話題。然而,隨着中小銀行在債市中的活躍度提升,交易領域的不規範行爲引發市場關注。

今年4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文稱,根據市場機構反映的情況發現,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存在涉嫌違規代持、出借債券賬戶等行爲。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對6家中小金融機構啓動自律調查。

該公告還提到,據市場機構反映,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與外部人員串謀,利用國債利率下行預期進行代持、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爲有所增加。各市場成員要加強內控,高度重視債券業務合規檢查,避免發生此類違法違規行爲。下一步,交易商協會將加強債券交易結算鏈條分析,加大對違法違規交易行爲打擊力度,並加強市場警示教育,維護市場秩序,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規範健康發展。

此外,今年7月,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公告披露,6家貨幣經紀公司在債券撮合交易留痕等方面涉嫌存在違規行爲,此情況涉及部分交易即時通訊工具運營商。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對6家貨幣經紀公司及相關交易即時通訊工具運營商啓動自律調查。

緊接着8月初,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文指出,近年來,部分市場參與主體通過“自融”“返費”等多種非市場化方式參與債券發行,這種行爲干擾市場發行秩序,也讓一些原本已不具備發債能力的主體,繼續加大債務規模,使得信用風險積累。同時,爲加強市場規範、更好地發揮處分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協會還向市場通報六個典型案例。

不僅如此,7月1日,央行發佈公告,爲維護債券市場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人民銀行決定於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