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看好醫藥板塊下半年行情 出海戰略或成發展亮點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中金公司發佈了其對於2024年下半年醫藥行業的展望報告,報告認爲,在經歷了三年的系統性調整後,醫藥板塊已步入價值投資區間,並強調隨着國內政策的逐步穩定與創新藥相關政策的出臺,下半年國內創新藥產業鏈及出海戰略將成爲行業發展的亮點。

報告系那是,中國整體醫療保健支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明顯。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最新數據,2022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達到84,847億元,同比增長10.4%,過去十年(2013-2022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更是高達11.6%。同時,中國衛生費用佔GDP的比重也從2013年的5.6%提升至2022年的7.0%。中金公司認爲,隨着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口期望壽命的延長及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多項醫療改革計劃的深入實施,中國整體醫療保健支出有望繼續穩步增長。

此外,報告還分析了中國國家醫保基金運行的穩健性。據國家醫保局數據,自2003年以來,中國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始終保持着收入大於支出的良好態勢,且當年收入、當年支出及累計結餘均實現了穩定增長。2023年,國家醫保基金總收入達到33,355.16億元,同比增長8.7%;總支出爲28,140.33億元,同比增長15.2%;年末基金累計結存約4.8萬億元。

在投資策略方面,報告建議投資者關注紅利股與傳統藍籌股的穩健配置。金公司認爲隨着基數效應的顯現,下半年醫藥行業有望迎來邊際改善。在預期明確或系統性風險出清前,偏防禦型資產配置仍具吸引力。同時,傳統醫藥藍籌的穩定現金流及紅利股的股息分紅將有效抵禦週期波動的影響。此外,大藥企在週期底部的資產整合也值得投資者期待。

針對創新藥及產業鏈的發展,報告分析認爲當前行業正處於結構性分層階段,“良幣爲王”的趨勢愈發明顯。傳統藥向創新藥的轉型升級已成爲中國工業體系向上突破的重要趨勢。中金公司認爲,短期內源頭產業資金的激活及支付端的“物有所值”將是推動下一波創新浪潮的關鍵。同時,供應端供過於求的問題依然存在,內需的再次崛起將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此外,GLP-1等熱門藥物供不應求的現狀也爲多肽產業帶來了結構性機會。

在國產化升級與出海戰略方面,報告預計下半年國內醫療體系行業整頓的影響將逐步減弱,招標恢復進度有望加快。在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不明朗的背景下,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將更具性價比優勢。這不僅將推動國內市場的國產化率提升,也將加速中國醫藥企業的出海步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