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西監管局發佈防範詐騙風險提示,警惕某些不法機構和不法分子通過不實宣傳或欺詐手段騙取投資者資金,識別並遠離金融欺詐陷阱,謹防財產損失。
風險提示中,針對兩類金融欺詐陷阱,提供了防範建議。一是“套路貸”。某些不法機構和不法分子以發佈虛假高薪招聘信息、零首付貸款購車等爲誘餌,誘騙求職者或消費者簽訂包含陷阱條款的貸款合同,使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揹負沉重的債務。
針對防範“套路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西監管局建議,一是審慎選擇放貸機構。確保放貸機構具備合法資質,可通過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查詢相關許可證信息。二是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在簽訂貸款合同前,務必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瞭解權利義務、費用明細、還款要求及違約責任等。三是保持理性消費。不盲目追求高消費或高收益,避免陷入“套路貸”的陷阱。
二是虛假宣傳和誤導銷售。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在銷售相關產品時,通過誇大收益、隱瞞風險、虛假宣傳等行爲誤導消費者,使其購買不適當產品,造成損失。
對此,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西監管局建議,一是提高辨別能力。瞭解金融知識,提高辨別虛假宣傳的能力,對於過於誇張或模糊的宣傳話術,要保持警惕。二是多渠道獲取相關產品信息。在購買金融產品前,可通過多個渠道瞭解產品信息,如機構官方網站、客服熱線等。三是覈實銷售人員資質。在購買金融產品時,務必覈實銷售人員的身份和資質,避免不法分子冒充銀行保險機構工作人員進行金融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