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隨着國內主要商業銀行全面下調存款利率,券商們也開始有所動作。
7月31日,據粵開證券披露,根據國內主要商業銀行近期對活期利率的調整,公司將從2024年8月1日起,將客戶保證金賬戶人民幣活期年利率調整爲0.15%。
無獨有偶,興業證券於日前發佈《關於客戶保證金賬戶利率標準的通知》,即8月1日起,公司調整客戶人民幣資金利率標準,調整後的人民幣利率標準爲:0.15%(年化,按365天/年計算)。
除此之外,東吳證券等也發過同樣的公告。而所謂的客戶保證金,是指投資者股票賬戶裏面的可用資金。據媒體報道,近年來,受市場利率影響,券商客戶保證金活期存款年利率已經歷多輪下調。2022年9月,誠通證券、信達證券(601059)均在官網公告,將客戶保證金活期存款年利率下調爲0.25%。
2023年6月,財通證券(601108)、興業證券等券商相繼發佈公告,將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人民幣活期年利率從此前的0.25%下調至0.20%。國泰君安(601211)、信達證券、國融證券等券商紛紛跟進調整。
對此,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主要是受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調的影響。隨着銀行利率的普遍下調,券商爲了保持與市場的同步,也相應地對保證金賬戶利率進行了調整。同時,券商下調保證金利率也有助於其增加利差收入,因爲投資者將資金存入券商保證金賬戶時,券商需要向投資者支付活期利率,而銀行則會向券商支付同業存款利率,兩者之間的利差收益是券商利息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儘管券商保證金賬戶利率的下調對中小投資者的影響相對較小,因單個投資者的保證金金額普遍不高,甚至部分投資者已簽約了券商保證金理財產品,但仍需關注這一變化對投資者整體收益的影響。且隨着市場利率的持續波動,券商行業或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未來,券商將如何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其業務模式,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值得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