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聯博基金宣佈自2024年7月29日起,對其旗下的聯博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申購和定期定額投資最低金額以及贖回最低份額限制進行了顯著調整。具體而言,基金賬戶的單筆申購最低金額及定期定額投資的每期扣款最低金額均下調至1元,贖回申請則調整爲不得低於0.01份基金份額。這一調整相較於基金募集期時的規定,即單筆認購最低金額10元、首次認購最低50萬元,以及贖回不得低於1份基金份額,顯示了較大的下調幅度。
據多家正規媒體報道,聯博基金此舉並非孤例。爲吸引更多投資者,多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已紛紛將旗下產品的申購門檻降至1元,產品類型覆蓋債券型、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例如,施羅德基金、富達基金、貝萊德基金等均有相關產品將最低申購金額設爲1元,顯示出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在市場競爭中的積極姿態。
業內分析指出,隨着我國公募基金數量的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無論是本土基金還是外商獨資公募基金,都在尋求通過降低申購門檻來增強業務競爭力,以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差異化配置需求。這種“1元起即上車”的低門檻設置,無疑有助於普通投資者更加便捷地參與基金投資,優化資產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大部分公募基金產品傾向於低門檻設置,但仍有部分貨幣基金B份額的申購門檻較高,這主要是基於其目標客戶羣體——資金量大的用戶或機構投資者的需求而設定的。
除了降低申購門檻外,外商獨資公募基金還在通過增資等方式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佈局力度。今年以來,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聯博基金、貝萊德基金等多家機構相繼宣佈增資,以進一步拓展在中國的業務。這些海外資管機構加速佈局中國公募基金市場,不僅反映了它們對中國資產及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看好,也體現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
摩根士丹利基金等機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政策逆週期調節已經開始加碼,對A股市場形成支撐力量。同時,AI算力、有色、半導體、電力等行業依然是關注的重點。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也預測,A股估值有望在下半年溫和回升。這些積極的市場預期無疑爲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