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電子行業指數(中信)相對於滬深 300 指數和創業板指表現較弱;但2024年第一季度電子板塊中基金持倉佔電子板塊流通市值爲5.00%,相較於2023Q1的3.84%持倉水平,有明顯的提升。
對此,東興證券在近日發佈的研報中認爲,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當前頂層設計支持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科技創新持續爲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應當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掘金“AI+”新藍籌,看好AI終端、光刻膠以及EDA工具等領域,具體包括三大投資機會:
首先是AI終端:多模態和輕量化的大模型時代,智能終端作爲數據流量的入口和交互的核心地位日益顯著。東興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市場開始將AI與終端的融合視爲新的創新錨點,致力於打造更具極致體驗的AI終端,從手機到電腦等產業都將迎來轉折,手機和PC的龍頭廠商目前紛紛積極佈局手機方面,預計2027年AI手機滲透率有望達到43%;PC方面,預計到2027 年,AI PC 全球出貨量預計超過 1.7 億臺,滲透率預計達到60%。
第二是光刻膠:光刻膠對芯片製造至關重要。當前中國晶圓產能全球佔比提升,預計到2026年,中國大陸12英寸晶圓廠月產能有望達240萬片,全球比重將自2022年的22%,增長至2026年的25%。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7年有望超28億美元,ArF光刻膠爲主要類型,國內光刻膠市場有望迅速增長。目前,我國仍依賴進口高端光刻膠,經過多年的研發經驗積累,國內光刻膠生產商有望實現量產突破。
第三是EDA工具:後摩爾時代,工藝突破難度與製造成本制約製程技術發展。支撐着整個設計和製造流程並直接影響着產品性能和量產良率,EDA工具將成爲推動芯片高密度集成、性能提升、體積微型化和成本下降的關鍵力量之一;預計2024年全球EDA市場規模估計爲177.2億美元,到2029年將達到265.9億美元,2024-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8.46%,其中亞太地區有望成爲增速最快的市場。我國的EDA廠商尚未完成全流程工具系統的構建,但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已有一些EDA工具在覆蓋面上相對完善,或者在某些細分領域中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