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發行規模破1100億元,海外企業搶灘中國債市

【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在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我國熊貓債市場繼續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據Wind數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熊貓債發行規模已突破1100億元大關,達到110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超過50%,進一步鞏固了熊貓債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地位。

熊貓債,作爲註冊於境外的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自其誕生以來便備受關注。近年來,隨着國內低利率環境的持續以及政策優化的不斷推進,熊貓債的融資成本優勢愈發凸顯,吸引了大量海外企業和國際機構前來發行。

國聯證券固收首席李清荷指出,熊貓債市場的持續擴容得益於國內低利率環境與政策優化的雙重影響。自2023年以來,我國利率整體下行,疊加中美利差倒掛幅度加深,人民幣融資的成本優勢進一步顯現,成爲吸引海外發行人的重要因素。此外,交易商協會在熊貓債發行機制上的不斷優化,也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3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多項政策文件,包括《關於開展境外機構債券定價配售機制優化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2023版)》,在熊貓債的定價配售機制、發行註冊文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優化。今年初,協會又發佈了《外國政府類機構和國際開發機構債券業務指引》,進一步簡化了定向發行流程,降低了境外機構的發行成本。

從上半年已發行的熊貓債來看,不僅發行數量與規模顯著提升,發行主體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和亞太地區領先的豪華酒店集團香格里拉成功發行了熊貓債,並獲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兩家企業的主體評級均爲AAA,信用資質優良,債券收益率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中金固收團隊認爲,巴斯夫和香格里拉等優質企業的成功發行,不僅體現了市場對熊貓債的高度認可,也爲其他潛在發行人樹立了標杆。這些高信用評級的發行主體,爲境內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優質的投資選擇。

對於境內投資者而言,熊貓債的發行主體信用評級較高、發行期限較長,與國內可比債券存在利差,具有顯著的投資吸引力。在當前國內債市面臨“資產荒”的背景下,熊貓債爲投資者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遇。

市場人士指出,當前熊貓債發行主體與國內可比企業存在利差,或與海外發行人尚未入庫以及外資發行人在公司治理、會計準則等方面與內資存在差異有關。因此,在挖掘境內相似券的潛在套利機會上,投資者可以關注發行熊貓債的中資企業及其母子公司發行的普通人民幣債券,通過對比利差挖掘套利機會。

展望未來,業內專家普遍認爲熊貓債市場將繼續保持擴容態勢。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張繼強預計,美聯儲7月降息概率較低,海外融資成本短期下行空間有限,而熊貓債的融資成本對境外發行人仍具有吸引力。因此,年內熊貓債有望繼續擴容,爲更多海外企業和國際機構提供低成本融資渠道。

同時,隨着我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熊貓債的國際影響力也將不斷提升。未來,熊貓債市場有望成爲連接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樑,爲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