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談程序化交易監管,高頻交易賬戶數量下降超20%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前,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程序化交易監管進展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證券市場的程序化交易總體呈穩中有降的態勢,交易行爲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市場的高頻交易賬戶數量已經下降到1600餘個,較年初下降超過20%。同時,在過去的三個月裏,觸及異常交易監控標準的行爲下降了近60%。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指導證券交易所儘快出臺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進一步規範市場行爲。此外,證監會還將指導證券交易所儘快公佈和實施程序化異常交易監控標準,以加強對異常交易行爲的監測和管理,並將抓緊制定發佈北向資金程序化交易報告指引,明確高頻量化交易的差異化收費安排,以進一步提高交易行爲的監測和監管水平。

證監會的這一舉措得到了市場的積極響應。有市場人士表示,證監會的監管措施有助於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爲投資者提供更加安全和穩定的投資環境。

對此平安證券分析認爲,本次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對後續程序化交易監管方向給出明確意見:

首先是指導證券交易所儘快出臺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細化完善具體安排,指導證券交易 所評估完善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加強報告信息覈查和現場檢查力度。

第二是指導證券交易所儘快公佈和實施程序化異常交易監控 標準,劃定程序化交易監控“紅線”,進一步推動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降頻降速。

第三是加強與香港方面溝通協調,抓緊制定發佈北向資金程序化交易報告指引,對北向投資者適用與境內投資者相同的監管標準。

第四是明確高頻量化交易差異化收費安排,根據申報數量、撤單率等指標,研究明確對高頻量化交易額外收取流量費、撤單費等標準,以“增本”促“降速”。

最後是持續強化交易行爲監測監管,對利用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量化交易從事違法違規行爲的,堅決依法從嚴打擊、嚴肅查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