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近日,隨着市場數據的陸續公佈,上半年全市場養老FOF(包括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產品)的業績表現逐漸浮出水面。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上半年全市場養老FOF平均回報爲-0.93%,其中近半數產品實現了正收益。這一數據反映了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養老FOF產品業績的顯著分化。
具體來看,權益倉位較高的養老目標日期FOF平均回報爲-2.21%,顯示出較高的市場波動性對其業績的較大影響。相比之下,養老目標風險FOF表現相對較好,平均回報爲-0.006%,顯示出其更爲穩健的投資策略和市場適應能力。而個人養老金基金的表現則更加亮眼,全市場180只有業績數據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平均回報爲-0.54%,其中一半以上的產品獲得了正收益,顯示出其作爲長期養老投資工具的優勢。
上半年“股弱債強”的市場特徵在FOF產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國泰君安研報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債券型FOF和偏債混合型FOF整體表現突出,收益率分別爲1.92%和0.69%,成爲市場中的亮點。而偏股混合型FOF和股票型FOF則表現相對落後,收益率分別爲-2.55%和-7.3%,顯示出權益類資產在上半年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
儘管整體業績尚可,但FOF基金經理在下半年面臨着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他們需要努力做出超額收益,以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另一方面,他們還需要實現規模增長,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清盤風險。根據基金公告統計,截至6月28日,全市場已有8只FOF產品發出清盤公告,其中半數以上是養老FOF產品。此外,還有超過60只養老FOF截至一季度末合併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面臨清盤風險。
“僅靠公司來‘救規模’是不夠的,只有業績表現持續良好才能讓規模實現增長。”某FOF基金經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強調,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即使公司出手將產品規模拉昇至5000萬元以上,依然不能避免規模流失。因此,FOF基金經理需要更加關注市場動態和投資者需求,不斷優化投資策略和產品設計,以實現更好的業績表現和規模增長。
展望下半年,FOF基金經理普遍對權益市場表現寄予厚望。他們認爲,隨着市場環境的逐步改善和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權益類資產有望迎來更好的投資機會。同時,他們也將繼續加強風險管理,優化資產配置,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