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只基金定檔,基金髮行市場再迎“搶七”時刻

【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近日,隨着公募基金市場持續升溫,基金髮行市場再迎“搶七”時刻。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全市場已確定發行日期的待發基金共有30只,其中29只基金計劃在7月內正式發售。

從產品類型來看,儘管指數和固收類產品依然佔據新發基金的主力位置,但主動權益基金的發行佔比卻顯著提升。具體而言,在30只新發基金中,被動指數基金、混合偏債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基金等固收及指數類產品共有17只,佔比達到56.7%。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偏股混合基金和普通股票基金等主動權益產品數量達到了12只,佔比已攀升至40%,較上半年不足20%的佔比有了顯著增長。

在指數和固收基金領域,頭部基金公司繼續發揮其市場影響力。廣發基金和國泰基金分別推出了糧食產業ETF和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華安基金和中歐基金則分別發行了跟蹤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和上證科創板100指數的指數基金,爲市場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工具。

債券基金方面,永贏基金、天弘基金等繼續發力,而近年來加碼固收業務的權益大廠如興證全球基金也加入了發行行列。興證全球豐德和永贏逸享作爲混合型債基,以及天弘月月興30天這樣的中長期純債產品,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債券投資選項。

尤爲引人注目的是,在主動權益基金的發行中,中小公募機構的身影逐漸增多。東吳基金、創金合信基金、摩根基金以及匯泉基金等紛紛推出各自的新產品。東吳基金將於7月底發行一隻科技創新混合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和摩根基金則分別發行紅利相關基金,而匯泉基金則推出了一隻量化選股產品。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公募基金的發展應區別於保險、銀行理財等其他資管機構,主動投資能力始終是公募基金的差異化優勢。隨着市場環境的逐步改善和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認知的加深,主動權益基金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隨着經濟復甦和市場穩定的預期增強,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需求將持續增加。預計下半年公募發行市場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但也可能面臨一定的分化。一方面,市場對穩健收益和多樣化投資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持續推動發行活動;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基金業績的要求將更爲嚴格,資源有望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同時,也應關注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以及產品的投資策略等因素,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資決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