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業績普遍預虧 鞋企尋求轉型出路

近日,多家鞋企發佈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不少企業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整體業績出現下滑。事實上,受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2022年上半年以來,鞋履行業就已呈現增速放緩態勢。危機之下,多家企業開始積極尋求轉型出路。

近日,多家鞋企發佈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不少企業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整體業績出現下滑。(中國商報 唐硯/攝)

多家鞋企業績預虧

日前,老牌女鞋品牌紅蜻蜓發佈了上市以來的首份虧損業績預告。2022年,公司預計歸母淨利潤爲-2500萬元到-3750萬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6800萬元到-8050萬元。據悉,這已經是公司業績連續下滑的第五年。

2022年上半年,九興控股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然而到了下半年業績就開始出現下滑。九興控股發佈公告稱,集團未經審覈綜合收入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3個月下降約15.4%至3.433億美元,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集團製造業務的產能利用率處於最高使用狀態所產生的高基數影響。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2個月,集團的未經審覈綜合收入增長約5.9%至16.310億美元。

手握斯凱奇和彪馬代理權的奧康國際也沒能逃脫業績“變臉”的命運。奧康國際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預計虧損3.2億—3.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3.5億—4.1億元。2022年預計扣非淨虧損爲3.8億—4.4億元。

同樣陷入虧損的還有起步和哈森。ST起步發佈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5億元至6.7億元。哈森股份表示,公司預計本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約2.24億元,同比下降22.64%。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億到-1.6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009.54萬元相比虧損增加。

鞋企的業績爲何普遍受挫?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認爲,主要是受疫情的影響。“過去三年的疫情導致消費市場需求萎縮,這對於國內大部分鞋服行業,尤其是以線下傳統門店爲主導的鞋企而言衝擊極大。”

奧康國際表示,受外部環境影響年收入有所下降,他們已對經銷商與合營商因外部環境造成的影響給予了一定補貼。此外,該公司還實施了品牌戰略升級,在廣告投放、業務宣傳、形象升級方面的投入增加較多。哈森股份表示,除了受到疫情影響之外,營業收入減少、辭退員工的福利支出也是哈森股份業績大額虧損的重要因素。

積極轉型尋求生機

面對低迷的業績,鞋企在積極尋求轉型出路。

哈森股份表示,針對出口不暢、內銷壓力增大的情況,公司正通過加強線上渠道業務的拓展、加大線上營銷推廣力度等措施,努力改善自身經營狀況。

奧康持續優化渠道結構,在覈心商圈開設旗艦店,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傳遞舒適化的品牌理念,以吸引年輕消費羣體。去年12月,奧康官宣藝人陳偉霆爲其品牌代言人,並同步推出首創奧康運動皮鞋,緊扣“舒適”這一主題。

紅蜻蜓方面表示,公司圍繞“單聚焦多品類,全域價值營銷”總體方針,採取各項措施保證公司業務穩定發展。在線下加大終端門店尤其是購物中心門店的拓展力度,在線上積極佈局各種新興電商模式,銷售覆蓋平臺電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渠道。同時,爲加快多品牌戰略實施,紅蜻蜓還針對不同的細分目標客羣,特別是聚焦於年輕客羣,加速推出90後及00後所喜愛的時尚新品類新品牌。

而從宏觀層面來看,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市場形勢與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改善,消費市場也正在加速回暖。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爲2382億元,同比增長4.8%。中金公司研報認爲,2022年11月至12月國內多地疫情反覆影響終端零售,但隨着國家優化疫情防控政策,門店經營和客流表現持續恢復,疊加居民春節返鄉過節及消費旺季影響,終端消費持續恢復,並體現出一定的“補償性”特點。

零售業獨立評論人馬崗表示,隨着經濟環境得到改善,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會進一步提升,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着經濟的自我修復,交通行業和餐飲行業會率先恢復活力,然後帶動零售行業和休閒娛樂行業恢復。從鞋業整體來看,這幾年各家企業在產品和營銷手段等方面的創新較少,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夠,相信隨着大環境的變化,全行業會注入新的活力。”

而程偉雄則認爲,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之後企業的經營行爲需要更加謹慎。“我認爲消費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今年企業的經營行爲還是要更加謹慎。要堅持‘現金爲王’,不要做太多的跨界投入,更多的還是要在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記者 賈欣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