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球”引爆衍生品掘金熱潮

走出電影院許久還念念不忘電影中的人物或道具,甚至將多款衍生產品買“斷檔”——對不少國產電影觀衆來說,這樣的體驗似乎並不多。而在過去半個多月,被影迷們親暱地稱作“小破球”的《流浪地球2》做到了。

機器狗等衍生品“爆單”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院恢復至幾年前的熱鬧景象,中國原創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收穫了大批粉絲,電影中的高科技道具如外骨骼裝甲、門框機器人、機器狗“笨笨”、量子計算機MOSS等也引發熱議,其相關衍生周邊一時間成爲科幻迷下單的“爆款”。

“花了4個小時,終於把笨笨拼好了。咱也是有笨笨的人了!”花899元購買的笨笨機器狗遙控智能積木到貨後,科幻迷小海就迫不及待把快遞拆箱,一口氣拼裝好了。“帶着下樓溜了一圈,機器狗出門等電梯,這科幻感,還有誰能比?”他興奮地拍照向好友們分享自己的體驗。

42元的門框機器人冰箱貼、38元的太空電梯金屬徽章、168元的笨笨變形機甲玩具、899元的笨笨遙控智能積木……在電商平臺上,由多家正版授權衍生品廠商開發的“小破球”周邊琳琅滿目,其中有多款商品鏈接顯示付款人數已超數萬人甚至十萬人。

在淘寶“造點新貨”衆籌平臺上,賽凡科幻空間、52TOYS、徐工集團三家推出的《流浪地球2》衍生品衆籌項目,上線僅一分鐘就達成10萬元的目標金額,僅僅8天時間衆籌金額就突破1億元,也打破了國內影視衍生品衆籌金額最高紀錄。記者獲悉,之前《流浪地球》第一部曾創下1452萬元的衍生品衆籌紀錄。

情感共鳴激發購買衝動

“咱也有‘軍犬’了!”購買的笨笨模型到貨後,李嘉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李嘉並不是典型的科幻迷,但在春節假期觀看了《流浪地球2》後,她卻忍不住下單購買了一個笨笨模型。

在《流浪地球2》的衍生品貨架上,笨笨無疑是最受歡迎的IP。在片中重要人物圖恆宇遭遇致命傷害並提醒它逃離時,笨笨不離不棄始終陪在圖恆宇身邊。而在此前的劇情中,它還因有些懼怕下水工作遲遲不肯跳入水中而被電影中的角色提醒“你是個軍犬啊,笨笨。”這種在關鍵時刻的忠誠陪伴與前後劇情中表現出的“反差萌”,讓笨笨成爲不少人購買衍生品時的第一選擇。

參與《流浪地球2》衍生品開發的潮玩企業52TOYS相關負責人稱,收藏玩具的情感屬性,特別是它給玩家帶來的陪伴感非常重要,笨笨體現的情感內核正好與收藏玩具的情感屬性相互呼應,能讓電影周邊頗有意味深長的韻味。此外,一些周邊產品也通過結合動手拼裝、智能化等特徵,切中不少科幻迷的興奮點。

對中國科技力量的認同感,也是不少影迷下單購買影片周邊的原因。“讓人們回味的不只是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的新成就,還有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的奮力前行。”一位觀衆留言:“看完電影真的熱血澎湃,立刻就打開手機挑了一個數字生命卡和笨笨鑰匙扣,留個紀念。”

國產影視IP市場潛力無限

《流浪地球2》多款衍生品的廣受追捧,無疑驗證了“電影+衍生品”模式已經具備了本土化土壤,國產電影IP市場的巨大潛力正逐漸顯現。然而,影迷們超乎想象的熱情,也令《流浪地球2》的授權衍生品商家有些措手不及。

1月26日,賽凡官方微博就發佈了題爲《快樂觀影 理性消費》的公告,希望顧客“看完電影后不要着急下單,等幾天冷靜後再想想自己是否還需要這些周邊產品。如果仍然喜歡,再去購買”。一週後,該衆籌項目宣佈提前結束,共籌得金額1.2億元,超53.5萬人下單,超過了原定衆籌目標10萬元的1000倍。

多家分析機構的研報數據顯示,美國影視周邊產品一年的售賣收入就能趕上中國一年的票房。公開數據顯示,以《星球大戰》系列影片爲例,從1977年首部影片上映到2020年,影片的全球票房共計102.91億美元,而其授權的商品收入已經達到422.17億美元,是票房的4倍。截至2月7日,《流浪地球2》累計票房已突破34億元,倘若按照國際優秀同行的水平計算,4倍於票房的授權商品收入至少可達136億元。

然而,過早投入衍生品開發,對於企業來說無疑存在巨大的“押寶”風險。曾爲一些國漫動畫電影開發過衍生品的某文創品牌方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在影片上映前,普遍沒有授權商敢花太多錢去購買衍生品授權,也不敢投入大量資金開發生產,“誰也不知道電影市場熱度會怎樣,一旦押錯損失很大。”正因爲如此,即便是票房高達50多億元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周邊產品開發也未能有所突破。

多位業內人士認爲,《流浪地球2》通過衆籌形式來進行衍生品的開發,幫助相關企業預判產品銷量情況同時組織生產,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此類風險,而文創周邊對於IP的活化助力將有助於拉長電影的商業鏈條。

此前,《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透露,會盡快安排新的續集拍攝,這意味着《流浪地球》系列電影有望實現更龐大的衍生品銷售規模。而“小破球”的成功,無疑將引爆國產優質電影掘金衍生品富礦的熱潮。(記者 孫奇茹 實習生 羅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