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代抽絲剝繭,以掃黑除惡、打傘破網的決心,一查到底、絕不退讓。1月14日,愛奇藝出品、愛奇藝風起工作室打造的年度掃黑大劇《狂飆》在CCTV-8黃金檔播出,愛奇藝全網獨播。劇集由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指導,這也是國內首部以掃黑除惡常態化、政法系統教育整頓爲政策背景的電視劇。
橫跨二十年的羣像敘述,全景式展現時代變遷下的正邪較量,《狂飆》以直擊現實的力度,掃描式呈現時代烙印下紛繁複雜的人物命運,致敬每一位參與到掃黑除惡鬥爭的人民英雄。
創新敘事視角,跨年代講述掃黑除惡的艱難過程
《狂飆》如一部掃黑除惡回憶錄,描述着在二十年的時間裏,正義力量與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所展開的生死搏鬥的故事。劇集的創作緊跟政策及時代熱點,具有現階段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的新特點,展現着上至中央下至基層政法幹警對掃除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的信心和決心,
劇集建構了三條時空脈絡,橫跨2000年到2021年。劇中,從年輕氣盛、一腔熱血成長爲謹小慎微,堅持破獲大案的安欣,以及從菜市場的小魚販成爲京海市最大黑惡勢力的高啓強,這兩個人物交織串聯的人生軌跡,敘述着掃黑除惡的的艱難過程,折射出人民對打擊有組織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擁護和支持,具有強烈的現實警示意義。
對於現實題材的創新打磨,總製片人戴瑩介紹:“不同於以往注重案件呈現與破解的類型片,製作《狂飆》時希望挖掘極強的類型元素和創作視角,《狂飆》的敘事視角非常創新,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的推波助瀾下,兩個對立的小人物的‘成長曲線’,他們的成長和命運走向爲類型劇的創作實現了極大的創新和突破。”
歷經兩年走訪、取材大量真實案件進行創作,《狂飆》深度還原出掃黑除惡一線的工作特點。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常態化的背景下,中央指導組雷霆出擊,通過“回頭看”“倒查二十年”等舉措,下沉一線展開調查工作,讓觀衆全面瞭解一線掃黑除惡黨政幹部、辦案幹警付出的艱辛與努力,展現出2000年、2006年、2021年不同政策下的國家決心與有效成果,突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意義,呈現着基層執法者二十年初心不改,堅決與黑惡勢力鬥爭,掃清社會風氣的決心。
堅持現實主義創作,以“狂飆”爲名展現時代精神
正邪較量拉開敘事大幕,其中涉及的羣像面之龐大,讓《狂飆》具有了宏觀敘事的廣度與微觀敘事的深度。導演徐紀周分享:“‘狂飆’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詞,我們想要表達過去這幾年的疾風驟雨,國家對於有組織犯罪分子及其保護傘的打擊力度。故事從老百姓身邊的生活講起,不僅要從真實度、現實感上追求精準與強化,更要趨於寫實感,場景搭建、陳設細節、着裝變化等方面,做到能勾起大衆的過往回憶。”
劇集通過刻畫正義小人物的破繭成蝶,以及黑惡勢力非法生長的過程,客觀展現出小人物的命運走向和人性碰撞。以高啓強爲代表的黑惡勢力如何一步錯步步錯,當人性被慾望吞噬,他們對於社會正常肌體的侵蝕,最終也將走向覆滅。在這個過程中,指導組與基層執法者深入調查盤根錯節的黑惡利益鏈,不畏風險,高揚利劍,給予黑惡勢力致命一擊。《狂飆》的創作背景之寫實、深挖現實力度之深、戲劇創作結構之精巧,帶來了一部既有現實教育意義,又有藝術價值的精品之作。
在寫實質感基礎上,劇集匯聚老中青三代演員,實力派演員聯袂塑造故事羣像,以硬核演技激發觀衆的代入與共鳴。該劇由張譯、張頌文、李一桐、張志堅、吳剛領銜主演,倪大紅、韓童生、李建義等多位實力派演員聯袂演繹。他們所塑造出的不同立場與成長背景的羣像人物,不僅爲角色賦予真實立體的形象特徵,也細膩展現出一個人在二十年的時間中所經歷的鉅變。精彩的對手戲讓人看得過癮,用心的角色塑造也將爲熒屏增添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
堅持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劇集的創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展示並普及掃黑除惡常態化和教育整頓工作,寫實還原掃黑除惡二十年的艱辛路程,並以“掃黑”爲題眼映射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與階段性變遷,引導大衆瞭解與關注不同階段的掃黑成果。
不僅致敬掃黑英雄羣像,更是從側面反映新時代的治國理政,以“狂飆”爲名展現時代精神,劇集對於國家力量的書寫和揭露違法犯罪活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近年來,愛奇藝紮根現實創作,關注人民生活治安問題,用影視化表達反映人民羣衆對公平正義、社會長治久安的渴望與追求。從《破冰行動》《警察榮譽》《罰罪》等現實主義作品,到主題鮮明、現實立意深刻的《狂飆》,愛奇藝在深耕現實題材的內容創新中,也承擔起網絡視聽平臺的責任和擔當,爲視頻平臺行業作出有效示範。文:王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