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市場亂象頻發 消費者“愛美”須謹慎

“我高中畢業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墊鼻子”即將畢業的小表妹前不久這樣對她媽媽說道。“週末剛做了一次光子嫩膚,感覺效果不錯。”閨蜜前不久在微信羣中與姐妹們分享她的醫美體驗……如今,面對容貌焦慮等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醫美來解決。

隨着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消費羣體的不斷擴大,“顏值經濟”“悅己經濟”“她/他經濟”出現並迅速升溫。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成爲新一波“熱潮”。

儘管各種醫美技術和創新產品不斷湧現,爲消費者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但在醫美行業的背後,實則存在不少問題。近日,中消協也發佈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看待醫美需求,正確選擇醫美機構,審慎做出醫美決策。

近幾年,國內醫療美容市場正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因醫療美容引起的消費糾紛也不斷增多。從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每年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增長近14倍。從中消協發佈的消費提示看,當前醫療美容存部分醫美機構證照不齊全,未取得醫美經營許可或超範圍經營;機構工作人員不具備執業資格,操作不規範;醫療產品渠道不明,部分醫美機構使用假貨、水貨針劑以及山寨設備等;醫美效果難以評估,服務質量與消費者預期仍有較大差距等主要問題。

“近年來,各類醫美項目已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年輕人的日常。作爲一名醫美從業者,我十分樂於見證行業的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操作不規範、無證上崗、使用不合格產品等行業亂象的增加。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不僅會擾亂市場價格和行業口碑,也將導致整個行業的信任危機。”醫美從業者曹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曹女士看來,不少非正規醫美機構會在產品成本和經營成本上“做文章”,從而利用低價來吸引消費者,進而導致行業不良競爭的產生。“部分消費者無法鑑別部分醫美項目五花八門的宣傳手段,很容易引起消費糾紛,從而對整個行業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行業的規範化管理是必要且緊迫的。我認爲行業規範化管理會提高從業者的門檻,並營造良好的行業環境。雖然使用正規產品勢必會拉高醫美項目的價格,短期內可能會影響部分客流量,但從長期發展來看,對於整個醫美行業是十分有益的!”

醫美亂象存在於該行業的多個環節,除了需要行業自律外,更重要的是有關部門的監管與規範。制定有效的規範,必要且緊迫,如宣傳廣告、市場營銷、手術、收費等。(文/劉夢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