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創作“破法不悖法”《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實踐傳統文化守正創新

進入新時代,社會大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日益強烈,同時傳統文化如何在新時代中保持傳播、創作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熱愛與傳承也是文化工作者一直探究的重要課題。在浙江衛視推出並熱播的越劇文化傳承節目《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當中,這種文化的守正與創新被鮮明表達,成爲傳統文化時代創作的優秀範本。

百年越劇,紮根守正傳統技藝

越劇自誕生以來已有百年曆史,是浙江人民寶貴的文化財富,更是全國乃至全球華人共同珍視的民族文化瑰寶。

在這百年之中,小生、花旦、老生、彩旦等衆多行當紮根藝術創作,帶來了衆多極具表現力的戲劇技巧,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門類。在《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的舞臺上,觀衆再一次看到了異彩紛呈的越劇技法。在剛剛播出的第七期當中,鮮少被展現的越劇老生行當走上舞臺成爲大家的目光中心,一出《徐策跑城》運用了老生磋步、踮步,對髯口的“挑捋吐抖打”等衆多技巧,傳遞出越劇藝術兼容幷蓄,不斷學習各大劇種功法精髓,以技藝創精品的精神,展現了面對傳統文化時“守正”的創作理念。

回顧往期節目可以發現,《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不止一次展現了傳統藝術功底的精妙,花旦水袖的搖曳飄逸、小生翎子功的英姿颯爽、四工腔的流派韻味都讓人印象深刻。節目用實際行動守護着傳統越劇的“四功五法”,讓觀衆領略到古典功法的極致魅力。

創新創作,展現藝術時代風采

步入新時代,各類傳統文化不約而同地面臨着如何傳播的大課題,越劇也不例外。《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在用紮實的傳統功底做到了藝術創作的“守正”之後,又以極其新銳和先鋒的姿態爲越劇創作的“創新”提供了陣地,勇敢探索藝術創作的時代風采。

在第七期節目裏,茅威濤團隊帶來的節目《宙》引起了廣泛而熱烈的探討,不論是多年越劇愛好者還是剛接觸越劇的觀衆都對其嘖嘖稱奇。《宙》前衛又大膽的運用了賽博宇宙的元素,讓歷史中不同時代的角色在精神世界匯聚一堂,從他們具有相似性的蒼涼命運中,提煉出具有共通性的精神桃花源嚮往,形成了獨一無二具有“未來感”的越劇創作,也勇敢踏出了實驗性越劇的步伐。

在《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的舞臺上,這樣的創新創作還有很多,結合了脫口秀形式的《非是我把你看不起》、在舞臺上完成人物跳進跳出的越劇現代戲《十二角色》等都使用了新穎的形式爲越劇創作加持,爲這個傳統藝術形式打下了屬於新時代的印記。

“故步自封、陳陳相因談不上傳承,割斷血脈、憑空虛造不能算創新。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係,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嘗試,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敢爲人先,以開拓者的姿態踐行着越劇藝術的時代創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