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秋燥,飲食多備“深秋5寶”

如今秋天已經過去一大半,秋天獨有的風乾物燥特徵已經撲面而來,北方晚上已經進入了十幾度的低溫,很多人都開始進行秋補了。老話說“深秋不補,過冬喫苦”。無論多忙,飲食上一定要常備“深秋5寶”,順應時節,安穩過秋天。

淡鹽水。進入深秋時節,氣候就會變得異常乾燥,再加上陣陣秋風,讓人更加不適,此時就得常備深秋第一寶——淡鹽水。早起後空腹飲一杯淡鹽水,對身體是非常好的,但是飲用的時候請務必記住要“淡”,太濃了也會引起口渴。

菊花水。進入秋季,很多人常覺得口舌、鼻咽、皮膚乾燥,這些都是屬於秋燥的症狀,而喝菊花茶具有清熱的功效,還能補充水分,對於抗秋燥有一定幫助。菊花素有“延壽客”之稱,對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也有很好的效果。一杯菊花茶下肚,清熱解毒又下火,還能緩解秋燥。

蜂蜜水。朝朝鹽水,晚晚蜜湯。這裏的“蜜湯”指的就是“蜂蜜水”,蜂蜜在深秋時節喝可以有滋潤養人的好處。特別是晚上喝,好處多多。所以在沖泡蜂蜜水時一定要用涼水或者40度的溫水,水與蜂蜜的比例保持在1∶50左右最佳,沖泡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檸檬片來調味。

蘿蔔。深秋後正是喫蘿蔔的好時機,蘿蔔有“人蔘”之美譽,9月份的蘿蔔正是採摘期,此時的蘿蔔味道微甜,口感是最好的,下鍋後加水微燜一下就可以酥爛適口。

常言道:蘿蔔響,咯嘣脆,喫了能活百來歲。蘿蔔喫法衆多,炒着喫、涼拌喫、燉着喫、包餃子喫,樣樣都很美味,用蘿蔔燉湯,寒涼之際喝一口暖心又養胃。

鴨肉。南方有在秋季喫鴨肉的習俗,首先是爲了“秋補”,其次是鴨肉很適合“清補”。有句話說道“秋補之中以清補最佳”,所以進入深秋後喫鴨肉最好。

鴨肉該怎麼喫?當然不要做得太油膩辛辣了,最佳的喫法當是燉湯,以清燉最佳,輔以山藥、冬瓜及蘿蔔都可。(米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