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創新賦能高精尖產業發展(市場資訊)

本報電 近日,位於北京亦莊的通用電氣醫療北京影像設備製造基地,第四十八臺高端、智能量子平臺計算機斷層掃描設備下線。距這款設備首次下線,還不到一年時間。

高端設備生產需要穩定的供應鏈。“藉助海關‘兩驗一評’措施,超過100票進口醫療器械生產資料的目的地檢驗時間從3天到5天壓縮至幾分鐘,投入車間使用時間縮短90%。”北京通用電氣華倫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常青說,北京亦莊通用電氣醫療北京影像設備製造基地生產的CT系統,佔該集團全球銷售量的六成。

“兩驗一評”是北京海關爲支持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推出的監管措施。海關驗證醫療器械企業提供的聲明材料和用於生產的證明材料,評定合格後原則上不再實施現場檢驗。一年來,北京海關所屬亦莊海關採用該模式快速驗放進口醫療器械生產資料167票,貨值超400萬美元。

醫藥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重要領域。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北京海關統籌進口商品質量安全、物流鏈條等,改革完善監管制度機制,探索實施“一區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差異化合格評定模式。

對於通過海關高級認證且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生產型企業,當進口需法定檢驗的機電設備和料件時,北京海關實施“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檢驗監管模式。該模式進一步壓縮企業自用設備及料件投入生產時間,幫助企業節省倉儲物流成本。

據北京海關統計,2024年北京地區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規模增長9.7%。其中,醫藥健康產業進出口1548.9億元,佔地區外貿的4.3%。此外,信息技術產業方面,手機、集成電路分別增長24.7%、29.2%。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