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文藝風貌的舞臺呈現,更是文化傳承的堅韌紐帶。透過戲劇,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看懂生活、認識世界。戲曲作爲獨特的戲劇形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擁有深厚的羣衆基礎。
我曾有幸與很多專業戲曲演員切磋交流。戲曲演員對臺詞功夫的精妙拿捏、表演爆發力的精準掌控、韻律節奏的細膩把握等,可謂處處皆學問,對我的話劇表演創作深有啓發。其中,最觸動我的是戲曲與人民之間那質樸且歷久彌堅的情感聯結。
戲曲與人民相互依靠、相互成就。每逢佳節良辰,或是廟會集會,那一方戲臺常常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臺上的演員傾情演出,臺下的觀衆沉浸其中,劇情起伏,共同悲喜。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亦藉助戲曲那韻味悠長的唱腔、生動鮮活的人物,潛移默化地融入觀衆心間,發揮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對社會風尚產生深遠影響。
但不可忽視的是,戲曲藝術在當下面臨諸多挑戰。要實現戲曲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需要做好“人”的文章。這既需專業院團及從業者秉持匠心打造藝術精品,還需廣大戲曲愛好者以及全社會對傳承與傳播的助力。
立足新時代,如何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將戲曲這一中華文明瑰寶呵護好、弘揚好、發展好?如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戲曲守正創新?近日,隨着《聲聲入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首屆京劇票友大會》播出,觀衆看戲更“入戲”。節目中,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有地鐵司機、環衛工人、高校學子……他們或組建票友社團,定期開展交流活動;或將普法宣傳、反詐知識融入京劇,贏得居民歡迎;或乘雲入網開展直播,不斷“圈粉”年輕人。京劇與票友充分互動,傳統藝術之美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讓我們看到戲曲事業的無限生機。
國潮澎湃的今天,戲曲在年輕人中日益流行起來。年輕人以飽滿的文化自信,做美學研讀、搞創作跨界、上網絡直播,戲曲音樂傳遞“滿滿中國風”,戲曲身法展示“中華美學”,戲曲境界傳遞“中國式浪漫”……傳統戲曲與年輕人雙向奔赴,多元的創意、新穎的想法、蓬勃的活力,賦予古老藝術以時代氣息。當更多人接觸並喜愛戲曲、喝彩叫好,當更多觀衆加入傳承、走上舞臺,戲曲便可看見更廣闊的天地和薪火相傳的未來。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戲曲之於票友,是一種感悟人生的方式、一份對美好生活的寄託;票友之於戲曲,是滋養生長的土壤、是生根發芽的依託。我們樂於見到爲人民綻放的戲曲百花園,在人民的悉心澆灌中,永遠生機盎然。
(作者爲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本報記者鄭海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