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談鳳霞(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近些年,我國兒童文學創作一直在探尋新素材、新角度,從而展現新時代少年兒童的新面貌。作家刷刷始終保持探索新領域的敏感和熱情,深入生活,認真地尋找“感動點”,創作出這本《星光少年》。
《星光少年》講述了幾代“科技人”的故事,緊貼“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三大發展戰略,是一本向科學、向科學家致敬的書,也是一部關於青少年科學教育的作品。把一個以“科技強國”爲主題元素的故事講得新穎動人,是一項頗具難度的挑戰。該書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敘事結構設置等方面,均有精心設計,體現了對審美性的自覺追求。
這部兒童小說的創作靈感,源自作者刷刷與兩院院士們接觸、交流的經歷。作者被院士們的成績所震撼,更被他們的品格所激勵,由此萌發了寫作的“使命感”。作者收集了大量素材,不僅有她和老一輩科學家的交往經歷,還有她對南京各類中小學科技活動的深入走訪。正是對這“一老一少”的深入探訪,才連綴起了這個讓科技理想代代相承的故事。小說超越了一些兒童文學只拘泥於寫兒童生活的侷限,拓展了故事時空,豐富了題材內容,深化了思想內涵。
矛盾衝突是故事運轉的馬達,它可以來自角色之間,也可以來自角色內心。《星光少年》的故事中主要安排了兩重矛盾:一是發生於學校中,故事的主角王子坤和林薇薇爲了參加科技創新大賽而展開角力;另一個是發生於家庭中,王子坤的爸爸王海洋和科學家爺爺之間有着深埋的嫌隙。這兩重矛盾的相關性是:二者在表層上看似與對待科技的態度有關,但在深層上其實是關於如何處理人際感情、如何認識生命價值的探討。
值得稱道的是,作者深諳“設包袱”的奧妙,在故事鋪展中將這兩重矛盾交錯並行,以懸念和節外生枝的方式不斷延宕,並以無數細節來暗暗蓄勢,直至最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其中隱藏的“祕密”,化解了矛盾。書中的林薇薇之所以求勝心切,是因爲她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她想以比賽成績來證明自己的生命價值。當王子坤發現了這個祕密,也就扭轉了對待林薇薇的態度。而王子坤爺爺的“祕密”緣於他的職業身份,爲了國家的科技事業,他不得不滿懷歉疚地舍小家,但他又無私地照顧犧牲的同事的家人,直到同事的兒子在他的引導下,成長爲科技人才,拿着獎章找到王家表達感謝,王子坤的父親王海洋才領會了父親的高尚與柔情。情節和情感的“包袱”造成張力,給閱讀帶來了猜想和預期。
“祕密”的揭開帶來了人物之間的理解與和解,故事的格調在這一刻發生轉折,由之前的“鋒芒凌厲”走向“平緩柔和”,但並沒有完全鬆懈,反而在結尾部分再掀激盪人心的高潮,巧妙地將王子坤的科技大賽和林薇薇的心臟手術這兩件事紐結在一起。“這是一場關於勇氣、友誼、信念,關於生命的比賽!在兩個不同的賽場上,她不會輸,他也不會輸。”作者以耐心細緻的筆觸,敘述王子坤在賽場上遭遇的一波三折,濃墨重彩地表現了科技少年的勇敢和智慧。人生道理就這樣伴隨着故事娓娓道來:“沒有一件事會從開始就預示着好結果,當你跑過所有的路,你才知道每一寸用腳丈量過的土地都是值得敬畏、珍惜的。”
《星光少年》是一部熱切的致敬之作。少年在科技大賽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不懼困難、奮勇拼搏的勇氣和毅力,還有戰勝狹隘、向陽生長的心胸和情懷。在這個意義上,這不僅是一部科技題材小說,也是一部書寫少年精神蝶變的成長小說。書中以回顧和插敘的方式,講述科學家爺爺的經歷,構成一種“時光回聲”,召喚着當代少年砥礪前行,而這正是《星光少年》所煥發、所播撒的“精神光暈”的感召力所在。通過這部作品,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榜樣的力量不容忽視。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26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