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賬插畫師秦志臻——
畫出古建的“網感”
本報記者 付明麗
“一到晉祠,時間就慢了下來。畫古建就是與古人對話。”在山西太原晉祠博物館,記者見到了1995年出生的古建插畫師秦志臻(見圖①,袁凱攝)。
聖母殿前,秦志臻一筆筆描畫,重檐歇山頂、綠釉琉璃瓦一一呈現。跳躍的空間、放大的細節、大塊的色彩……秦志臻筆下,一座座古建靈動鮮活,充滿“網感”。
秦志臻從小就在晉祠旁長大。難老泉爲什麼有10個孔,宋代仕女像與元代仕女像有什麼不同……童年時,姥爺口中的一個個故事成爲秦志臻的古建啓蒙。
2014年,秦志臻考入天津師範大學中國畫專業。中國美術史對山西古建築着墨尤多,像晉祠聖母殿、五臺山南禪寺、應縣木塔等,不勝枚舉,秦志臻愈發領略到山西古建的美。
從事古建手賬系列創作,秦志臻選擇從熟悉的晉祠開始。“大家喜歡有地域特色的事物。山西最有特點的是古建築,從唐到清,時代序列完整,品類衆多,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2022年,一家出版社找到秦志臻,約稿70幅古建插畫。他開始系統地畫古建,從山西省北邊的大同市開始,一路向南,已經畫了30多幅。
做文創是秦志臻傳播古建文化的又一種嘗試。“朋友想把我的畫做成明信片送人,開始只是試一試,沒想到大家很喜歡。”第一組12張古建主題明信片推出後,秦志臻在網上分享這個好消息。每條留言,他都看得仔細,“有網友問能不能出款古建拼圖,後來我們真就做了一款古建拼圖。”
秦志臻常常覺得自己特別幸運,畫古建兼顧了熱愛、專業和生計。“除了個人努力,也借了時代的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愛,秦志臻對此深有感觸,“這是一種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上。我要做的就是讓大家瞭解古建,進而喜歡古建。”秦志臻的努力有了迴響。不少網友留言:看了你的畫,我決定去山西看看。
手工博主馮中景——
積木復刻黃鶴樓
本報記者 翟欽奇
“我一直把自己當做手藝人,或者說木匠。”26歲的古建手工博主馮中景(見圖②,李根攝),笑起來有些憨厚。
由3萬多個木質零件組成的阿房宮模型,完成於兩年前,是馮中景團隊的第一個作品。此後,團隊又完成了大大小小20個模型的製作。
2022年,馮中景完成了他迄今爲止最滿意的一件作品——黃鶴樓模型。“前期繪圖一個半月,製作則花了兩個多月,經常需要工作到凌晨。”馮中景還記得,作品最終完成的那個深夜,他望着包含1.7萬多塊木質零件的黃鶴樓模型,“‘白雲千載空悠悠’的場景彷彿就在眼前。”
“小時候,我跟着做生意的父親到處跑。”從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到山西大同的懸空寺,從浙江杭州的靈隱寺到北京的故宮,全國知名的木質古建,馮中景幾乎都去過。
在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就讀期間,《營造法式》等古建書籍令馮中景癡迷。在老師的支持下,馮中景成立了手工藝工作室,同時學習了建築測繪、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積累了動手實踐的經驗。畢業後,馮中景與朋友成立了內蒙古本初造物工藝坊有限公司,從事古建模型製作。現在,馮中景每週還到母校爲同學們講解古建築木質模型的製作過程。
“團隊有人專門負責視頻製作,我們記錄下作品的創作過程,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團隊的知名度如古建築模型一樣,層層搭建,日積月累,逐漸提升。
銼刀、鋸子、砂紙,馮中景自然地擺弄着,彷彿這些工具與他的雙手本就是一體。“打磨零件和拼接是最枯燥、最耗時的步驟,我們的模型與古建築一樣,都是榫卯結構,尺寸差一點都不行。”馮中景說,開始時他們的木料損耗率在10%左右,現在已經可以降到2%。
馮中景還有更長遠的目標——將製作模型的視頻向海外平臺推廣。“我希望用年輕人樂於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技藝的魅力。”他說。
營造師黃鄭強——
修復古建樂在其中
本報記者 竇瀚洋
7年前的夏天,即將畢業的黃鄭強(見圖③,袁凱攝)一頭扎進廣東汕尾的深山。在一處古建工地上,黃鄭強常常伴着星光和蟲鳴入睡。
那時,黃鄭強即將從浙江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古建築專業畢業,其他同學要麼選擇在辦公室裏繪圖,要麼直接轉行,只有他“傻乎乎”地幹起本行。
“年輕人也就是來體驗一下,待不住的。”一開始老師傅們對黃鄭強也沒抱太大希望。在古建行業,老師傅不稀罕,但像黃鄭強這樣的95後真的罕見。
黃鄭強文質彬彬,話也不多,但性格里帶着股倔勁,還真就堅持了下來。他跟着師傅從放樣、測算學起,每個環節都不落下,像砌磚、疊石這些技藝也都逐漸掌握。
在黃鄭強的家鄉浙江臨海市匯溪鎮,包括黃鄭強的父親在內,古建行業從業者有3000餘人。他從小便跟着父母“走南闖北”,工程在哪就跟到哪。工地上的石頭、瓦片就是兒時的玩具,他與古建的緣分一直延續下來。
畢業後,黃鄭強跟着師傅東奔西走,先後參與修復了浙江杭州永福寺、上天竺法喜講寺等10多處古建築,經過幾年磨礪,他已成長爲獨當一面的項目領班。
“以前我總認爲木工纔是最重要的,後來才知道木作、油漆作、裱糊作、搭材作、石作、彩畫作、土作、瓦作‘古建八大作’缺一不可。”他說。
許多人喜歡稱黃鄭強“包工頭”,他卻更喜歡“營造師”的說法,“中國古建築就好比一部沉甸甸的書,它是有生命力和靈魂的,我們要賦予它們新的生機。”在他看來,修復古建不只是門精細的手藝活,也需要建築學、材料學等知識,提高文化修養。黃鄭強說,古建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是文化精髓和人文脈絡。
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黃鄭強也愛記錄分享,“年輕人要賦予古建行業新氣象,我想借助網絡平臺,傳遞更多行業聲音,也希望自己能爲古建築帶去更多人氣與關注。”
5月18日,黃鄭強在鎮裏舉辦的古建技藝學堂當上了客座老師。“多些年輕人加入,纔會激發古建築更多的生命力。”黃鄭強說。
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營造法式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