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陶器早晨看黑中透青,中午是黑中透紫,晚上黑中透亮,一天能‘變’好幾個顏色。”黑龍江綏棱黑陶傳承人劉興印的工作室裏,桌上、架上、地上,擺滿了各種黑陶,他最得意的就是這款“會變色”的靈透黑陶。
綏棱黑陶發源於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綏棱黑陶製作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精美的器型、生動的紋飾、豐富的寓意而受到人們喜愛。綏棱黑陶爲純手工製作的不施釉素陶,經拉坯、修形、陰乾、燻煙滲透碳等10多道工序燒製而成,其中“一底多層”的拉坯工藝尤爲獨特。綏棱黑陶融合剪紙、木雕、刺繡等民間工藝,將透雕、刻花、壓淺、戳花等方法結合起來,作品造型新穎、顏色純正、風格多變。
“黑陶有上千年曆史,是‘火與土的交融,力與美的結晶’。”劉興印翻出了一本老相冊,照片上既有清末民初的民間土陶作坊,也有20世紀60年代出口海外的綏棱黑陶花盆。他介紹,創始人經過近40年鑽研,成功掌握了黑陶生產製作過程中關鍵的燻煙滲透碳技術。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如今的綏棱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磬”的特點。
多年來,劉興印團隊的創新腳步也從未停歇。“爲了找到最好的燒製材料,我曾經在一年間嘗試了200多種材料,燒廢了60多窯。”在劉興印看來,在傳承的基礎上走創新之路,是讓綏棱黑陶更好融入時代的關鍵。
繼靈透黑陶後,劉興印又先後研發出點晶黑陶、多彩靈透黑陶、立體雙彩陶等八大品類上千個品種,如今的綏棱黑陶製作技藝精湛、色彩豐富、品種多樣,更具市場競爭力。
劉興印也因爲在製陶技術上的創新,獲評黑龍江工藝美術大師、全國技術能手等,還成爲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黑陶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在劉興印的黑陶研究室裏,有一處區域擺放着數百件殘缺不全、表面坑窪的黑陶,難以想象這些“殘次品”均出自劉興印之手。
看到記者的疑惑,劉興印拿起兩件相對完整的黑陶相互碰撞起來,清脆的撞擊聲在空中迴盪,隱隱傳來金屬的聲音。“在燒製黑陶的過程中,溫度達不到1200攝氏度。和其他瓷器相比,黑陶非常脆弱。像這樣的撞擊,傳統黑陶製品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碎裂。”團隊成員、綏棱黑陶代表性傳承人張桂榮介紹。
“這是團隊這幾年的科研成果‘新型黑陶製品’。綏棱黑陶多用於藝術製品,日常生活中很難用到。怎麼能讓它‘飛入尋常百姓家’?”劉興印說,“新型黑陶製品”在製作技術上進行了優化,改變了黑陶脆弱易碎、滲透率高的特性,生產的製品可用作鍋具、茶具等。
“協調場地、減免租金、聯繫市場,整個研發期間得到了許多支持,我們現在全力做研發,專心搞設計。”劉興印說。
目前,綏棱縣建起7處非遺傳習所、5個專題展館(廳),免費培訓各類學員1500多人次,還有17名專業傳承人從事綏棱黑陶的研發製作、技藝傳承、宣傳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