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因水道曲折被稱爲之江。
之江大地,歷史悠久,鍾靈毓秀。
如今,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之江板塊,一座文化新地標——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拔地而起。
浙江省博物館之江新館(以下簡稱“之江新館”)是之江文化中心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建築,也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和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現代化公共文化空間。自今年8月底開館以來,之江新館人氣持續火爆,不少觀衆“二刷”“三刷”仍意猶未盡。
歷時十一年打造新館
“之江新館從規劃到建設經歷了11年。”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說,新館的規劃早在2012年就啓動了,但是規劃和設計幾易其稿,直到2019年才正式動工,凝聚了數以千計工作人員的心血。
之江新館“新”在哪裏?跟隨陳水華的腳步,記者走進館中一探究竟。
步入大廳,一座懸空的連廊氣勢如虹,好似連接古今的橋樑,南北兩側大型圓窗透出明亮的陽光,顯得格外開闊。主入口立面設計靈感來自良渚玉琮,在“方形玉琮”中以半透明玻璃勾勒出“圓形月亮門”,詮釋了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理念。
除了場館新,陳水華還總結了四大新:展覽體系新、導覽體系新、服務體系新和管理體系新。
之江新館構建了多維度展覽矩陣:重磅通史大展“浙江一萬年——浙江歷史文化陳列”,5個浙江文化專題陳列“江南祕色——浙江古代青瓷陳列”“保境安民話錢鏐——浙江名人專題系列陳列”“向東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陳列”“宋·韻”“千秋一脈——浙江書畫志”,還有“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成果展”“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沉浸式數字展”“太古之音——古琴與中國人的音韻世界”“山水之間——《富春山居圖》人文數字陳列”“桑梓漆緣——曹其鏞夫婦捐贈古代漆器展”“伊人紅妝——寧紹平原的傳統婚俗與嫁妝”以及人文探索體驗館。
陳水華介紹,“浙江一萬年——浙江歷史文化陳列”以歷史順序爲脈絡,呈現浙江地區各個歷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遺存和文明印記;5個浙江文化專題展從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韻文化、書畫文脈、名人文化入手,解碼浙江獨特的文化基因;9個功能拓展和體驗陳列各具特色,科技感和互動性很強。
浙江省博物館是國內首家推出支付寶語音定位導覽小程序的博物館,之江新館推出中、英、日、韓、阿多語種“雲上浙博”語音導覽小程序,滿足海內外觀衆觀展需求。爲了給團隊參觀帶來更好的體驗,之江新館爲團隊講解準備了骨傳導耳機。博物館配套全方位服務體系,餐飲、停車、購物一條龍,館內多個樓層和公共服務中心設有文博商店、茶室、咖啡館等。此外,還有全新的管理體系,展櫃溫溼度和參觀大數據彙總到數字控制中心協同分析、集中調控。
展現浙江萬年文脈
“浙江一萬年——浙江歷史文化陳列”作爲之江新館最濃墨重彩的展覽,由史前至隋唐、吳越兩宋、元明清至近現代三部分組成,包括文明聖地、越地長歌、東南形勝、吳越勝覽、兩宋風雅、繁盛江南、紅船啓航7個單元,首次對浙江上萬年曆史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
“‘浙江一萬年’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策展人,相當於策劃了7個專題展覽,光是展廳文本就有336頁。展品總數有1991組,按單件計算的話,有2300多件。”陳水華說。
走進序廳,“浙江一萬年”5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展牆上標註着一個個史前重要遺址和萬年浙江百大歷史事件,匯成一條“之”字形歷史長河:大禹在會稽山大會諸侯、越王勾踐滅吳、王羲之書《蘭亭序》、大運河南北貫通、南宋定都臨安府、王陽明創陽明心學、乾隆文瀾閣藏《四庫全書》、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國共產黨成立……
與浙博武林館區的“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相比,“浙江一萬年”的展陳面積增加了一倍,館藏珍品有了更大更好的展示空間。展覽中還呈現了浙江近年新的考古成果,包括長興七里亭遺址、長興太傅廟遺址、浦江上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餘姚井頭山遺址、餘姚田螺山遺址、餘姚施岙遺址、安吉古城遺址、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等重要考古發現。
距今約1.1萬年—8500年的上山文化是迄今所知最早出現稻作農業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近年發現的上山文化遺址中,義烏橋頭遺址格外引人矚目。橋頭遺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在浙博通史展中展出,包括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最早的釀酒遺存等。
餘姚井頭山遺址距今約8300年—7800年,是中國沿海地區目前所知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井頭山遺址的發現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與全新世海洋環境變遷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次展覽將井頭山遺址的貝丘地層剖面搬進了展廳,還在地面的展框裏展示了井頭山3個不同時期的貝殼遺存。
爲了達到最佳展示效果,布展的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開館前一天,陳水華還在調試良渚“玉琮王”的打光。“那時它剛從上海博物館‘出差’回來,展櫃燈光效果還不太理想。”在展櫃前,陳水華向記者講解了打光的奧妙,“獨立展櫃裏有5盞小燈,每一盞都需要測試多次,既要讓觀衆看清玉琮上的紋樣,光照強度又不能超過玉器可承受的燈光參數範圍。”
“‘浙江一萬年’是浙江歷史文化的序章,如果還想深入瞭解哪方面,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去相應的專題展館參觀。”陳水華說。
位於四樓的“山水之間——《富春山居圖》人文數字陳列”是之江新館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它以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圖》爲主題,以沉浸式劇場的形式展示了《富春山居圖》的創作、流傳,黃公望的存世作品、詩文、師友往來以及對後世的影響,還設置了想見原貌、閱讀《黃公望集》、共書山水等數字化互動體驗項目。
同樣受熱捧的還有“宋·韻”館。策展團隊精心挑選了近200件珍貴文物,從國家制度、人物精神、社會風貌等角度闡釋宋韻文化的豐富內涵,挖掘千年宋韻的當代價值。
“向東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陳列”講述了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浙江人與海洋的故事。溫州朔門古港遺址是“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該遺址出土的背刻胡人像青白瓷硯、龍泉窯青瓷刻劃花卉紋碗等文物在展覽中亮相,反映了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盛況。
滿足觀衆多樣化需求
說到沉浸式觀展體驗,“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沉浸式數字展”不可錯過。
此展覽以中國古代女性圖像爲展示內容,將女性的一生放在歷史遞進的大背景中呈現,包括“傾聽”藝術裝置、“麗人行”沉浸式美術影片、“探祕”沉浸式交互場景及“麗人行”數字人文大屏四部分。
“‘麗人行’來自杜甫的詩歌,我們賦予了它新的含義。”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是“麗人行”的策展人,她闡釋了展覽主題的意涵:千百年來,女性爲自我解放和社會進步不懈努力,是很“行”的;女性要成爲持續發光的、有力量的羣體,永遠“行”在路上。
“這個展覽裏沒有一件實體文物,卻又處處是文物。”蔡琴說,展覽藉助裸眼3D、動態捕捉等技術,打造絢麗多彩的視聽盛宴,引領觀衆探索中國古代女性圖像背後的故事。
以“傾聽”藝術裝置爲例,通過數字影像構造一個引人入勝的空間:眼前可見古代女子的身影在5.5米高的立方體內若隱若現,耳邊傳來不同時代關於女性的詩文吟誦。當參觀者走近畫面中任一區域,粒子動畫螢火蟲便會自動向其所在位置聚攏,點亮局部區域;同時,畫中人物從山石背後款款走出來。隨着參觀者的腳步移動,地面上泛起一圈圈漣漪,讓人感覺彷彿行走在水面之上……
沉浸交互體驗在之江新館多個展館都能感受到:在“浙江一萬年——浙江歷史文化陳列”中,電子沙盤、觸摸一體機、LED動畫展示屏與漆畫《臨安偉觀圖》結合,讓觀衆“夢迴”南宋都城臨安城;“太古之音——古琴與中國人的音韻世界”內設“文人琴房”,不定期有古琴演奏師現場表演,還有高度沉浸的視聽體驗;在“宋·韻”館“香料的旅程”互動裝置中,可以聞到宋人喜愛的香味……
“尋寶、求知、體驗、休閒,來博物館的人有着不同的目的。希望走進之江新館的觀衆都能滿足自己的興趣,獲得美好的體驗。”陳水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