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民拿起相機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春節時河南的農民會怎樣相互打趣對方村的能人?住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是如何割橡膠的?這些答案都能夠在第五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展放映的影片中找到。

鏡頭記錄真實中國

日前,第五屆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展在京舉行。本屆影展以“四海一家”爲主題,收到來自全國667部投稿作品,再創新高。經過評審委員會評選,最終評選出56部入圍影片。這些影片用鏡頭語言探究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記錄社會變遷下不同人羣的生活變化,啓發人們對藝術和哲學問題的思考,記錄並向觀衆展現真實的中國。

開幕式上展映的影片《問稻》圍繞“誰來生產我們的稻米”呈現了一幅幅中國農業社會的畫像。影片基於人類學觀察方式,展現了過去10年間中國西南鄉村在生產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變遷。導演王珏希望能夠客觀忠實地記錄這些變化,“我們去理解這種變化的方式就是去問問題,去問一些我們不能自己做出回應的問題。”她說。

在自由設計師胡亞龍看來,紀錄片能讓人們瞭解他們本不瞭解的事物和現象。“如果不是看了這部影片,我很難了解糧食生產細節的。”胡亞龍在觀看完《問稻》後這樣說道。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着中華民族的記憶,也鐫刻着傳統文化的基因。一代代匠人用雙手的溫度,延續着文化的血脈。本屆影展專門設立了非遺影像單元,展現河南春節傳統“罵社火”的《大地狂歡:河南靈寶“罵社火”》、展現廣西“儂峒節”的《龍州儂峒》、展現黎族黎錦的《別樣的黎族文字》等16部影片入選該單元,記錄了中國非遺的多樣與精彩。

此外,鄉村和社區生活也是本屆影展關注的主題之一。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子女如何與其進行溝通,大山深處的孩子是怎樣進行足球訓練的,牧羊人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子,《老小孩》《雲端上的足球夢》《山野》等作品分別試圖呈現這些問題的答案,爲觀衆帶來更多瞭解中國人真實生活的窗口。

兼具學術科研價值

本屆影展的很多導演學術功底深厚,有的還是相關學科的研究者。他們通過融入紀錄片拍攝技巧,在學術價值與觀賞性中尋找平衡。《大地狂歡:河南靈寶“罵社火”》的導演吳效羣是民俗學博士、人類學博士後,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我自己就是一個紀錄片發燒友,爲這部影片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吳效羣說。

民族影像志和民族題材紀錄片是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生動載體,承載着熾熱的民族情感、豐富的民族知識,展示了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奮鬥的偉大成就。它們有着重要的學術和科研價值,值得珍藏和流傳。

據介紹,從2019年開始,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與中國民族博物館聯合收藏了百餘部紀錄片作品,極大豐富了兩館的影音館藏資源。此次影展的入圍影片將由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爲它們打造一個更爲廣闊的傳播平臺。

在本屆影展期間,“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影像庫”上線。該數據庫不僅收藏了多部珍貴的國內外高質量人類學紀錄片,更與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合作,對這些珍貴的檔案資料進行進一步數字化處理,爲學術界和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學科研提供更多、更豐富的人類學影像資料,併爲影像工作者搭建和學界對話合作的平臺。

吸引更多羣體關注

民族誌紀錄片的製作並不容易,但仍有不少紀錄片愛好者、導演和專家學者在堅持觀看、記錄和研究。更多羣體的參與給民族誌紀錄片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民族誌紀錄片行業也因爲“衆人拾柴”而“火焰高”。

本次影展中,不少學生導演的作品也令人眼前一亮。導演李昊瀚在學生時代拍攝的紀錄片《路上有偶》獲得了很多觀衆的喜愛。身爲福建泉州人,李昊瀚以影像爲媒介,用鏡頭記錄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延續,創作出紀錄片《路上有偶》,生動展現了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豐富且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展映吸引了大量觀衆前來觀看、學習與交流。北京的黃女士已經退休,她這次來是被紀錄片中的民族特色所吸引。在談到來展映現場的原因時,黃女士說:“在此我能夠一次性地瞭解很多民族的民俗和故事。”

在交流活動中,觀衆十分踊躍。中央民族大學博士魏飛對藏族文化很感興趣,看完《西藏尼木曲果節》後還和該片導演加央平措互加微信好友,希望能夠進一步交流。

本屆學術展的部分作品還獲得了國際認可。王珏導演的《問稻》入圍耶拉派特拉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併入圍羅德島國際電影節半決賽;景德軍導演的《一生的麥地》入選第二十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申迪導演的《循環的夜》獲北京國際短片聯展評委會特別提及獎、NEW GEN柏林華語青年電影節評審團推薦獎;和曉丹導演的《我的父親和他的憂鬱》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上映,當地觀衆反響熱烈……這些珍貴的民族誌紀錄片讓更多人瞭解真實的中國。

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中國民族誌紀錄片學術展總策展人鄭茜表示:“本次學術展既是博物館收藏理念和民族誌影像創作碰撞和交流的平臺,也在影視人類學學科和普通觀衆間搭起溝通的橋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