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的火熱,終於傳導至資本市場。進入11月以來,短劇概念股不斷升溫,部分個股接連漲停,最高漲幅達150%。

時間短、節奏快,笑點密集、反轉不斷,短劇以乾脆利落的姿態精準擊中年輕人的“爽感”,迅速填滿不少移動端受衆的碎片時間。又因成本低、週期短、迴流快,吸引了一批上市公司紛紛佈局。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表態將探索“短劇+”新生態。基金公司也掀起調研熱,積極對相關概念公司走訪調研,尋找合適標的。

新的風口來了,自然是“吸睛”又“吸金”。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深耕內容製作的上市公司,還是熱衷行業掘金的機構投資者,或是急於變現的普通股民,面對“熱”市場,還需“冷”思考,別把短劇炒成“鬧劇”。

短劇雖火,未必能隨隨便便成功,上市公司尤其是跨行業的上市公司入局還需謹慎。短劇製作門檻低,也意味着可複製性強、同質化嚴重。隨着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優質內容創作、爆款產品推出的難度呈階梯式遞增。爲博取眼球,部分短劇一味追求“爽”,甚至打起了“擦邊球”,如此“重流量輕內容”的製作若成爲常態,很容易就因審美疲勞而失去觀衆。畢竟,缺乏營養的文化快餐並不能讓觀衆真正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也就難以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看得到的是成功的爆款,看不到的是更多失敗的爛片。短劇爆火的同時,虛假宣傳、盜版橫行、價值取向不良等亂象與之伴生。作爲一個新興事物,短劇行業目前缺乏明確規範指引,面臨着版權問題、道德風險、法律風險等。隨着監管的逐步完善,市場隨時可能重新洗牌:曾經認爲是好的、火的作品,也許都是錯的。相關製作公司一步不慎,很可能就血本無歸。近日,微信、抖音、快手三大短視頻平臺接連出手,集體整治違規微短劇,幾百部違規短劇被下架。

行業有待規範、監管還需明確,投資者也彆着急“上頭”,要警惕短期過熱風險。當前,部分投資者既不看基本面,也不研究行業發展趨勢,沾上“短劇”二字就蜂擁而上,連上市公司也忍不住呼籲大家“冷靜”。中文在線近日發佈公告表示,公司股票短期漲幅嚴重偏離創業板綜指漲幅,存在市場情緒過熱的情形,股價表現已嚴重偏離公司基本面;海看股份也表示,公司微短劇項目暫未形成規模化收益,預計不會對近期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警惕市場熱點炒作,審慎決策、理性投資。

優質的影視劇生產離不開資金的關注,更需要創作者沉下心來講好故事。市場各方應給予短劇行業一片安靜的成長天空,而不是過度的炒作和喧囂。從歷史經驗看,炒作越烈、泡沫越大,對相關行業發展越無益。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的估值終究會迴歸基本面,如果業績與股價相去甚遠,從哪裏炒上去最終還是會掉回哪裏。類似的故事並不少見,區塊鏈、元宇宙等由一夜爆火到一地雞毛,依舊曆歷在目。

無論是長劇還是短劇,只有內容足夠好,才能收穫長久的掌聲,這是在光影變幻中亙古不變的道理。如何在抓住風口的同時,避免故事的同質化、低俗化;如何精準識別、投資優秀短劇公司,共享行業發展成果;如何把資本的力量用在實處,將“快餐”做得小而美、短而精,讓觀衆意猶未盡、留有餘香,是短劇參與各方需要思考的問題。否則,短劇就會如颶風一樣迅速刮來,也會像潮水一樣快速退去。



Scroll to Top